看著萬清漪一臉狐疑的表情,陸菲菲再度嘆了一口氣:“知道麼,曾經有一個書生……”
………………
嗯……
以前曾經有一個書生,寒窗苦讀之後,終於以進人之身成了一名年輕縣令;
在任時,書生剛正不阿,殺劣紳、滅土豪、拒腐清廉有節氣;
任滿之後,因政績卓著,被召回京城聽用;
皇帝覺得書生敢作敢為還不錯,可宰相卻說書生年輕不穩待考察——因為被書生整治的劣紳中有他的爪牙。
有人去勸書生,說是從了宰相後必然受用,從此飛黃騰達不是夢;書生卻罔若未聞,依舊我行我素,不齒與之為伍。
於是,書生又被打發到另一個地方,繼續當他的縣令,繼續雷厲風行……
可天有不測風雲。
不久之後,軍閥做亂,叛軍聲勢浩大,所到之處官員望風而降;
書生的上級也有降意,他勸書生跟著他一起投降,書生勸他善良,於是兩人分道揚鑣。
書生就地起兵,組織忠於朝廷的民眾共抗叛軍,響應者寥寥千餘人;
書生帶著他們車如附近戰略要地,與城中守軍合為一處,所有人加在一起,總共也就幾千人數;
但書生知道,守住此處就堵住了叛軍南下之路,因此誓不退縮,而守城的長官也被書生言辭打動,誓與城門共存亡。
很快,叛軍大獎率領十幾萬勁旅兵臨城下,來勢洶洶。
書生據城固守,指揮有度,多次擊退敵兵。
到了夜裡,書生命令士兵擊鼓雷鳴,敵軍以為遭遇偷襲,卻見城門緊閉;
幾次三番後,敵軍對於城中鼓聲置之不理;此時書生開啟城門,只帶幾百精騎插入敵營發動突襲,而敵軍不明所以,倉皇而逃;
書生又接連使計,最終射瞎了敵將的一隻眼睛,敵將退避三舍,此後再也不敢大意,但也恨極了書生,仗著人數碾壓和補給充裕,每天都發動著暴風雨般的猛烈攻擊。
在無數個與死神共舞的日子裡,書生早已蛻變成了戰神,竟然憑著一座孤城幾千人,寸步不讓,硬生生抗下了十幾萬大軍,退敵四百餘次——書生做到了他所說的“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但要命的是,堅守了十個月,朝廷未有任何增援。
城中殺光了戰馬,殺光了鼠雀,吃蟲吃紙吃樹皮——一直到再無任何東西可吃。
書生的妻子看著求援無果後毅然而歸的同僚、瘦骨嶙峋的將士,看著這座絕望的城、絕望的書生,義無反顧地跟自己的丈夫說:“請殺妾就食!”
此時的書生已經變成了魔鬼,沒有太多的猶豫,揮劍殺妻,並屠城中老弱數百,以充軍糧……
城破的那一天,獨眼將抓到了書生,書生沒有任何猶豫,從容就義……
待到陰間來審,閻王問書生:“唐將張巡,為何墮入魔道,殺妻殺民!?”
書生答道:“我不殺妻,魔殺我妻;我不成魔,魔屠我國——一人成魔以拯蒼生,有何不可!”
閻王聞言,念及書生忠義,準他投胎重新做人。
書生斷然拒絕,只求淪為畜生道……只求來世與妻相遇,做牛做馬,補償心中的愧疚。
輕輕地講完故事,陸菲菲臉上露出了濃濃的嚮往:“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能成為那個妻子!”
………………
萬清漪面容詭異地看著眼前的陸菲菲。
但凡對唐代歷史有那麼一丁點了解的,就不可能不知道張巡張睢陽的大名。
沒有他的話,唐朝的歷史估計就會在玄宗時期徹底劃上句號,再無延祚289年的可能。——事實上,這位在宣宗時期追繪像於凌煙閣,史書爭議不斷的中唐名臣,至今在一些地區受著香火供奉,對歷史向來很感興趣的萬清漪對這位譭譽參半的超級猛人,並不陌生。
只不過……
如果萬清漪沒有記錯的話,當初張巡在睢陽殺的,是小妾……而非正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