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人間觀察》的處理設想後,一臉決絕的宋文軒嘆了口氣:“至於以後嘛……斑鳩網重點發展《斑鳩大拿說》板塊,以深度知識類為主要特色,經過我們的資料測試,這一類的內容客戶粘度很高,泛社會影響力也很強,常年累月下來,除了可以作為有效的護城河之外,在萬一之際,只要有支點,斑鳩網的影響力蓄能也足夠再來一次大動作。”
看到宋文軒總是把斑鳩網定位為一擊必殺的輿論武器,楊鑄笑了笑:“那麼《問政》板塊呢?”
宋文軒苦笑道:“前段時間的事情鬧那麼大,即便上面沒說,但《問政》這種敏感性較強的板塊肯定是要控制力度的;”
“所以在我的計劃中,《問政》板塊做是要繼續做下去的,但裡面的度也必須把控;”
“反正這個板塊也剛開設沒多久,目前的內容也只是涉及到如同物業亂收費、社群供電差價、公共區域亂停亂放等雞皮蒜毛的事情,”
“因此,要不就以此為基線,就這麼一直進行下;等到沒什麼關注度了,該砍就把它砍掉算了。”
楊鑄遞了根菸過去:“小斑鳩啊,要是按你這種做法,斑鳩網頂多三年,就會淪為二流網站。”
宋文軒聳了聳肩:“沒法子,上面現在盯的緊,太過挑動民眾神經的內容肯定會被卡,因此只能縮著脖子做人了。”
楊鑄哈哈一笑:“我倒是覺得你有些神經過敏了,別的不說,《問政》欄目你就有點過於杞人憂天了,該放手的儘管放手去做嘛,畏畏縮縮的,可跟斑鳩網那種一往無前的精氣神全然不搭!”
宋文軒聽出了言下之意,有些詫異地看著楊鑄:“楊大大,莫非你得到了什麼指示?”
楊鑄長長地吐了口青煙:““中午臨走的時候,跟幾位領導胡吹瞎聊了一番……明面上的指示嘛,肯定是沒有的。”
宋文軒頓時來了精神:“哦?願聞其詳。”
作為在媒體領域廝混了兩年的小油條,宋文軒自然知道,許多時候,沒說出來的話反而更有價值。
楊鑄嘿嘿一笑:“小斑鳩,你也知道,咱們國家自打改革開放以來,便一直都是一邊學習一邊摸著石頭過河;”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國家的經濟環境開始變好,中西雙方的國情差距便一下子凸顯了出來;這時候,就更需要摸索出自己的一條道路來了。”
“因此,除了高層那邊需要不斷糾正、調整政策之外,來自社會基層的反饋和監督也很重要——畢竟咱們國家太大,有些政策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但是最終會被執行成什麼樣,卻委實難說的很;”
“所以嘛……我覺得《問政》板塊不妨可以變得尖銳一點;”
“拉著幾夥人整天麥尖對綠豆地揪扯些雞皮蒜毛的小事有啥意思?”
“要切,就去切一些敏感性強,但是又跟國家重大民生政策息息相關的事情;”
“比方說……現在國家不是大力發展地產行業了麼,那麼小產權房、豆腐渣工程、暴力拆遷的事情是不是需要曝光和當面對質一下?”
“現在國家不是開始提倡環保了麼,那麼本該關停的小工廠卻開開停停、亂排亂放的汙水問題是不是也需要當面對質一下?”
“其餘的,包括教育整改、城管暴力執法、醫療亂象等等問題,你都可以在收集到足夠證據和調查資料之後,初步篩一道,然後由淺至深地加入到欄目裡面去嘛!”
“哼哼,到時候該直接直接上節目上節目,該遞私條的遞私條;”
“如果遞了私條依然沒有任何動靜……那就對不起了,下一次的《問政》欄目就有素材了!”
宋文軒聞言眼角跳了跳,這是打算來一次縮小版的《華夏觀察》?
楊大大這是打算在紅線兩邊橫跳到死啊!
不過這樣倒是給斑鳩網內部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要知道,一旦《人間觀察》板塊改版,受到衝擊最大的其實是那些身份曝光了的簽約調查記者,一旦沒有了深度調查欄目,這些記者的何去何從將是一個大大的問題——原本宋文軒是想請他們移尊到斑鳩網的其它板塊去做普通記者的,但無一例外,都遭受了拒絕。
偏偏這一年來的親身感受告訴宋文軒,這些調查記者是真正的寶藏和財富,一旦有需要,這些人立馬就能化為真正的尖刀兵,因此但凡有可能,他都捨不得這些簽約記者另尋他路。
可是一旦如同楊鑄的建議,把《問政》欄目做成彈性可控的系統專案,那這些調查記者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要知道,許多政策的執行落地過程中,是免不了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的,而那些需要以“私條”遞上去的材料,往往非資深調查記者不足以勝任。
更重要的是,兩害強權取其輕,只要有源源不斷的“私條”遞上去,一些敏感程度相對較低的話題,上節目大機率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樣一來,只要不出什麼大的差錯,斑鳩網的《問政》欄目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左右逢源的欄目——觀眾看到了讓他們感興趣的“敏感”節目,點選量暴增;而上級領導和各地政府部門又收到了各自的“預防針”,在事情沒暴雷之前,該修補的修補,該割瘡的割瘡,提前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