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帝都。
楊鑄看著面前氣勢隱隱不太一樣的程永剛,心中思緒有些複雜。
“私募基金?fdi?”程永剛沉吟不語。
雖然他很欣慰楊鑄如此開誠佈公,把所有打算幾乎毫無保留地告訴自己,但是他依舊不明白為什麼楊鑄會找上自己?
要知道,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華夏引入的fdi專案其實並不算少,比如最早的洋可樂專案,其實就是這類專案;而傳統fdi綠地投資、聯合經營、跨國併購這三種模式裡,只要不是“跨國併購”這種方式,其實華夏並不排斥。
因此,楊鑄打算流入華夏境內的120億美元雖然數量委實不少,但只要不違反國內的資本專案管制條例,憑著楊鑄現在的資質,以及看在鑄投商貿和鑄投國貿這兩年為國內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小貢獻的份上,上面對於這些資金的來源和其它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自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讓他迷惑的是,他現在是振興司的副司長,主要負責的是貧困地區的扶貧和發展規劃,這種明顯跟fdi沒多少關聯的部門,楊鑄專門找上自己,而且把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究竟圖些什麼?
聽到程永剛的疑問,楊鑄哈哈一笑,一記馬屁拍了過去:“果然是程司長,這麼快就發現其中的奧妙了!”
程永剛微微一笑,對於楊鑄那粗淺的馬屁完全沒放在心上,只是定定地看著他,想知道這位在商業上很有些令人矚目的年輕人想要說什麼。
楊鑄從那已經開始有些掉色的解放包裡掏出一疊資料,遞了過去:“程司長,實不相瞞,為了追求產業閉環,鑄投商貿、鑄投國貿、希望集團已經開始著手於一些農產品上游產業的投資了。”
“只不過呢,你也知道,華夏地域寬廣,各地情況非常複雜。即便是有著三贏性質的專案,很多時候時候也未必能夠順利展開。”
“剛好我們第一輪投資的重點產業,所在區域基本上都是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而我們要做的事情,與振興司的目標不謀而合;”
“所以呢,我的想法是,由貴司給我們的這傢俬募基金站臺,並且幫我們打通一些地方區域的障礙,從而讓我們的投資能夠順利進行。”
“作為回報,我在這裡承諾,這一批120億美元,不但會嚴格按照國家外匯政策兌換,並且保證在一年時間裡,全部投入農業產業裡去;絕對不會有任何投機行為!”
程永剛聞言,抽了一口冷氣。
要知道,去年,也就是1999年,國家的外匯儲備也就是1500億美元多一點,而從今年的走勢來看,外匯儲備增長比例也大機率維持在10的水平,也就是1650億美元上下的樣子;
按照楊鑄的說法,把這120億美元在一年內全部投入國內農業產業裡去,等於這一下子就給國家貢獻了將近8的外匯儲備量;
在華夏積加入to的前夕,這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可以極大地增加國家的金融儲備彈藥,用以防禦西方國家在金融上的一系么蛾子——97年的金融風暴可是讓國家記憶猶新,而今年華夏已經不可避免的股災,則更增加了這120億美元外匯的分量。
強忍著心中的激動,程永剛翻開了楊鑄遞過來的那一疊資料,仔細看了起來。
“嗯?滇南?遼省?”
“大豆種植、收購及煉油專案?”
“小粒咖啡種植及加工專案?”
“野生菌人工種植及深加工專案?”
“昭通土豆種植、採購及加工專案?”
程永剛看著資料裡那一個個有著簡略規劃的專案計劃書,以及後面附著的一些合同影印件,眉頭卻皺了起來,他總算是明白楊鑄為什麼單單找上自己的原因了。
這些農業專案涉及的區域面積極光,需要政府出面配合和協調的機構也極多——最重要的是,許多地區出於保護既有利益的考慮,必然會對這一尚在草紙上的專案抱有強烈的牴觸心理,從而設定層層阻礙。
而這些問題,由威勢正盛地國家發改委出面協調再合適不過了,並且由於這些專案大部分在偏遠山區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全完是在振興司的管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