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他們在虎踞山真正安下家了,整齊的新房子,一樣樣添置的東西,還有一窩巧燕子。等巧燕子生了蛋又孵出小燕子,張著小嘴嘰嘰喳喳地等著老燕子子飛來飛去地喟食,夏天就到了。
槐花兒滿了一歲生日,已經會張著兩隻小胳膊跌跌撞撞地走路了,也能用稚氣的聲音叫娘了。寧婉就與鐵石商量,“我們應該回老宅看看婆婆,要是能將婆婆接過來消暑就更好了。”
鐵石佔頭,“娘要是能來自然好,若是不來,我們也可以陪她在家裡住上些日子,正好藉此機會將賣石炭的鋪子定下。”
寧婉知道鐵石原來是讓虎臺縣裡衛家幫他賣石炭的,衛家也因為接了石炭生意很快就發達了。她雖然認識衛老東家,但卻不知道他與鐵石是怎麼做生意的。此時就問:“你可認得合適的人?”
“我哪裡認得什麼商戶?在虎臺縣時並不與他們來往,送的禮也都退了回去。”鐵石就說:“要麼請岳父岳母幫我們賣石炭?”
賣石炭是一定會賺大錢的,但是爹孃還是不要參與了,寧婉就搖頭,“我爹和我娘並沒有做大生意的本事,而且我也不願意讓孃家參與太多,我們還是找個能幹本分的生意人來開這個鋪子。且將來我們賺的錢多了,還能少了給老人家的。”
鐵石也覺得有道理,“德聚豐在虎臺縣裡做了幾年生意,一定能認得能幹本分的生意人,你就幫我選一個吧。”
其實那個衛老東家人就不錯,很能幹,而且當年他替鐵石在虎臺縣裡賣石炭很用心,最初大家不認得石炭時他便帶著幾個兒子將石炭送到各個大戶人家的廚房裡,燒了石炭給大家看石炭的好處,後來石炭成了搶手貨,他也沒有奇貨可居,趾高氣揚
。而他的幾個兒子人品也都好,賣石炭的時候從不克扣。
但是,衛老東家如今在哪裡寧婉不知道。她在虎臺縣裡也有幾年了,從沒有見過衛家的人,也沒聽過衛家鋪子。
看來衛家在接下石炭生意前生意做得並不大,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是畢竟在虎臺縣,寧婉打聽倒也容易,因此她就笑著點了頭,“好。”
槐花大了,這一次出門方便多了,與幾個月前又快了不少。
他們只在一處遞鋪裡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時分就到了家。
婆婆自然早知道了信兒,見了他們回來十分高興,當然她最疼的還是槐花兒,抱在懷裡就不鬆手了,就是兒子也要放在後面。
槐花兒已經不認識奶奶了,見面時很生疏,但可是因為血脈親情,也可能是小小的孩子能覺出誰對她好,祖孫倆兒只一小會兒就十分親熱了。
吃飯的時候,婆婆不肯讓別人動手,自己喂槐花兒,“乖孫女兒,來吃蛋羹,好!再吃一口粥,真懂事……”
寧婉和鐵石相視一笑,“我們可輕鬆了,只管自己吃就是!”
婆婆連頭也不抬,只看著槐花兒,“槐花兒的事都不用你們管!”
小倆口兒就笑了,“我們好久沒一心吃飯了呢!”
吃過飯,他們還繼續輕鬆,吳老夫人幾個月沒見孫女兒,在家裡給孫女兒縫了好多的衣裳,買了好多的玩具,又打了好幾樣首飾,現在獻寶似地都拿了出來,“槐花兒,拿這個小風車玩。”
“看這套衣裳好不好看?”
“來,把金鐲子戴上!”
鐵石和寧婉不免覺得自己多餘了,兩人想想就向老夫人說了一聲,“我們去看看新宅子。”
老夫人一心盯著孫女兒,便頭也沒抬地看地說:“去吧,不必著急回來。”
新宅子已經豎起了長長高高的青磚院牆,剛剛他們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就看到了,覺得凝重而氣派,十分醒目。現在離得近了,就見一人多高處砌了幾道鏤空的梅花圖案,還有上面蓋的眉子瓦簷都使得新宅在渾厚中透出不容忽視的婉約靈秀。
“畢竟是洛大哥修的宅子,與別人家的都不同!”寧婉就先讚了一聲,“我好喜歡!”
正說著,洛嫣自牆內伸出頭來向他們笑道:“盧大哥,寧姐姐,我和哥哥正等著你們來看新宅子呢。”原來新宅與老宅只隔了一條一丈多寬的路,這條路其實也屬盧家的地,之所以隔出來,是因為新宅蓋好後正可以將老宅做為祠堂。
這時洛冰也自洛嫣身後踱出點頭,“夏日天長,晚上到這邊轉轉正好。”
剛剛他們才回家時已經見過一面了,只是晚飯是分開吃的。如今洛冰就住在老宅,與妹妹同住西廂,也算是另一家人了。
鐵石和寧婉就都笑著點頭,“本也不急著來看,只是老人家喜歡孫輩,我們在屋子裡也是白坐著,就出來轉轉。”說著就走了進去。
喜歡重生農家么妹請大家收藏:()重生農家么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