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那份情報中有什麼?”
“很簡單,當年美帝和蘇聯對希特勒的審訊資料以及這兩個國家的超人計劃。”
“二戰之後極速發展的基因工程嗎?”
“這個我不清楚,那份情報中只有這兩國的計劃書以及45年至65年的進展。其結果?當然失敗了!”
邢傑說的是輕鬆異常,絲毫沒有把這份檔案看得有多麼重要,但是在座的哪個不是在學識上甩他八條街的?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dna作為遺傳物質這一理論橫空出世,當時國際上一共有三個實驗室在研究這一塊,英國有一個,美帝那邊則是有兩個,不過一直沒有什麼起色。不過最後卻在53年的時候,被當時還沒有什麼名氣的,年僅25歲的沃森搶先發表了雙螺旋!
很多人都說沃森的運氣好,能夠在世界兩大頂級實驗室的包夾中搶先研究出來,甚至這件事也被稱之為佳話,但是現在看來真的是這樣嗎?
要知道在基因生物學,生物化學中,運氣雖然很重要,但沒有基礎的積累,一切都是空想罷了。
這不像是探寶,像邢傑那樣,運氣好,一腳踢出個遺蹟來。
基因圖譜?
簡單點來說,就是一個水磨石穿的功夫。
至於雙螺旋?
好吧,承認運氣很重要,但是基礎不牢的話那就呵呵了,畢竟在當時的市面上‘四核苷酸假說’才是主流。令人悲傷的是,這是個錯到沒有邊際的研究方向。
在那個時代基因學的突然爆發總的來說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不過就像是世紀末的科技總爆發一樣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大致上明白了,邢傑這小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已經和克林特考教授打成了某種交易,誰也不知道他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不過現在想來,以克林特考教授的性子,邢傑的付出絕對不會小。
他為什麼會這樣做?
真的只是因為對小鬍子元首感到好奇?
不過不像。
崇拜一個外國人,還是臭名昭著的大頭頭?這對心理有大中華情節的邢傑來說就像是個笑話。
一個死去多年的人之所以讓他感興趣,只有一點。
那就是這個死人能給他帶來豐厚到無法想想的利益!
而克林特考教授之所以把那份機密情報交給邢傑,恐怕也是基於這一點。想得到什麼告訴邢傑就是了,至於到時候看中了挖出來的東西,直接掏錢就是。
多麼簡單和方便?
至於美刀這種東西,卻又恰恰是光明會,同濟會所不缺的。
他們倆的交易也就是臭味相投,各取所需而已。
為什麼拉上教宗?
更簡單了,分攤風險而已啊。
不過能夠這樣做的,卻也只有邢傑一人而已,換個人都不行!
……
十天時間,義大利的高層是風光無限的。
多部門聯合打擊恐怖分子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讚揚,民眾對政府的好感上漲了不少,尤其是在隨機採訪中不少人都對執政黨打擊黑惡勢力,恐怖分子的舉措非常滿意。
這樣的結果就是,前往羅馬旅遊的人數不降反升,gdp也因此上漲了不少。
那些大佬們對此當然是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