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其實不能稱大哥,畢竟徐仲排行老二。而今皆稱徐仲為大哥,其實也是這些老軍漢在回鄉之時,共同祭拜祖先立下了幾番誓言。誓言內容不外乎精誠團結,共養老弱之類。
徐老八,其實也並不是真的行八,只是活人裡行八。這十八手的絕技,也並非就徐仲能耍,徐老八也能耍。
軍陣在前,堡寨之內,弟兄們生死不知,這武藝哪裡還有私藏的道理。大敵當前,便是巴不得人人都能以一當百。
這武藝,便也是在徐仲兄弟四人自己還沒有練熟的時候,在那大敵當前之時,徐家鎮的漢子們大多都在奮力去學。根骨悟性雖然有別,吐納靠根骨,刀法學習靠悟性。高深招式也靠內力來支援。
雖然軍漢們良莠不齊,但是這十八手,大多也能耍幾下,耍得一兩招的有,耍得圓滿的也有。
徐老八就是除了徐仲之外,唯一一個還能把十八手耍圓滿的。其餘能耍上十幾招是也有好幾個,能耍七八招的也不少。
不論能耍幾招十八手,這些老軍漢屍山血海裡走出來,便是個個能拼命。
其實這些老軍漢,當年大多也都在徐家四兄弟麾下當兵,還有一手絕技,便是人人精通。便是那彎弓搭箭的射術,不論弓弩,皆是信手拈來。也是當年斥候與先鋒的必備技能。
而今十幾年,不曾碰過強弓硬弩,也是因為朝廷明令禁止民間私藏強弓硬弩。但是拿些獵人軟弓上山獵些野味,也是不在話下的。平日裡聚在一起吃酒,肉食買得不多,主要都是山中獵來的,家中養的卻大多拿去城裡換了錢。
羊豬雞鴨,肉質鬆散,城裡人多買這些。麂子野兔錦雞這種,其實賣不上羊豬的價錢,肉質太硬,難以料理,便是缺點。
這徐家鎮,終歸是一個勤勤懇懇的鄉下鎮子。過日子也是勤儉持家的秉性,奢侈便是完全談不上的。
真要說奢侈,也唯有徐傑一人相對而言奢侈一點。穿的衣服,吃的東西,用的筆墨紙張,還都會講究一點。便也是徐仲不想徐傑在城裡上學被人看不起,受人不待見。
其實雖然只是這些小東西,稍微講究一下,當真也是花費不少,綢緞衣服,上好的宣紙,甚至還有一支狼毫筆,哪裡能便宜。便是一個上好的歙縣出產的歙硯,便是幾十兩銀子。若是再配一個徽州墨條,便又是幾十兩銀子。縣城一處偏僻一點的小院落,也不過這一硯一墨的價錢。
但是徐仲就是捨得。甚至心中也念想著,以後去了郡城上學,那花費更是不少,人情往來,水酒詩會,錢就更成了一個數字。便是置辦一身好行頭,也是價值不菲。
這才是徐仲口中所說要在河道里討生活的原因,就是那“為下人”!
窮讀書,富習武。其實是很沒有道理。多聽寒門士子的故事,便以為寒門就是窮人,大謬矣。
“寒門”之寒是其一,是比較富家子弟而言。寒門之門,才是重要的。門乃門第,門第就不是小家小戶農漢窮人的意思。
真正的窮人,哪裡能讀得起書?束脩,便是給老師的拜師禮。出不起適當的束脩之禮,拿什麼求學?
書,多來自耗時耗力的人工抄寫。一本書就價格不菲,買不起書,還讀什麼書?
筆墨紙硯,樣樣是錢,最差的也不是底層百姓在土地裡刨食能負擔得起的。還不說大多數連土地都沒有,只能做租田地做佃農的人家。
只要家中有書的,還能讀書的,再沒落的人家,再寒門,再窮。也不是底層百姓所能比的,賣祖宗留下來的書都能養活自己。若是連書都賣完了,那就再也稱不上寒門了。沒有書,哪裡的門?連筆墨紙硯都買不起,連趕考的盤纏都沒有,還談什麼寒門士子逆襲。
便是那些有錢人家願意投資一些有才之人,願意拿錢來資助別人趕考的。也不會去資助那些連家裡祖宗留下來的書都賣完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