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並不介意鼓動別人去和奧斯曼人死磕,譬如波西米亞人,譬如威尼斯人,還有譬如匈牙利和那些原來的希臘公國的遺老遺少們。
可要他自己這麼幹,亞歷山大就覺得太蠢了。
只是索菲婭居然就在布加勒斯特,這個訊息讓亞歷山大意外之餘又覺得簡直就是個對他的諷刺。
似乎他越是不想碰到什麼,命運就偏偏給他安排了什麼,一想到那是布加勒斯特,一想到進攻那裡的是巴耶塞特二世,亞歷山大就覺得如果想要順利回來,就不得不的考慮好好裝備一下自己的軍隊了。
箬莎在科森察做的很好,至少她把那個工坊建得很大。
之前與法國的德·夏爾侖的交易已經做成了幾筆,由法國人提供的半成品火槍一批批的運到了那不勒斯,然後再經由科森察的工坊加工,經過儲備後源源不斷的運往蒙蒂納。
這種交易的結果就是法國人賺到了一筆不菲的加工費,而亞歷山大則既暫時保住了燧石火槍的技術秘密,又減少了製造整槍所需要的時間和投入。
蒙蒂納的軍隊在悄悄的變化,和其他軍隊不同,蒙蒂納軍除了更注重整體訓練,也更關注對士兵個人的要求。
乾淨整潔的軍服,舉止端莊的行為,還有永無休止如同催眠般讓士兵對命令絕對服從的反覆強迫的灌注,都讓蒙蒂納軍隊正在向著亞歷山大理想中的樣子慢慢變化著。
現在,也許該是檢驗這種與當下其他軍隊截然迥異的訓練結果的時候了。
對於歷史上的布加勒斯特之戰,亞歷山大搜腸刮肚的回憶了許久都沒有得出太多的記憶,他唯一隱約記得的,是這是場曠日持久,把參與者都拖得精疲力竭的圍城戰。
而其中讓亞歷山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這場戰爭中那些大放異彩的火炮。
為此,他考慮許久之後,決定這次讓貢帕蒂而不是奧孚萊依隨他去匈牙利。
布加列斯特是攻防戰,而貢帕蒂擅長防守,在戰役中火炮起了關鍵作用,而貢帕蒂則絕對是個近乎變態的火炮迷。
亞歷山大覺得這次匈牙利之旅該準備的條件都充足了,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冤大頭為他這趟旅行掏錢。
亞歷山大並不想自己花錢,在他看來這是不合理的。
威尼斯人能為了保自己的平安花錢讓匈牙利人為他們抵抗奧斯曼人,那麼為什麼他就不能這麼做呢?
所以亞歷山大在等著格羅格寧訊息的時候又抽空給威尼斯總督巴巴瑞格寫了封信,在信裡他先是詳細的說明了自己即將前往匈牙利,所以希望能和威尼斯簽署一個至少為期1年的和平條約,然後他就話題一轉,開始描述奧斯曼人一旦取勝會帶來的威脅。
最後他向威尼斯人提出,如果不想看到那種可怕的情景,希望他們能為他提供足夠的幫助。
這麼一封近乎訛詐的信送出去之後,亞歷山大就安心的的等著格羅格寧的到來。
格羅格寧是在聖誕節那天到的羅馬,他沒有去奧爾迦拉的房子,而是直接到馬力諾宮拜訪了亞歷山大。
沒有人知道兩個人在房間裡說了些什麼,不過格羅格寧離開後只到奧爾迦拉夫人那裡呆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又匆匆離去。
不過沒有多久,鹿特丹的港口就變得繁忙起來,同時格羅格寧家分別向法國和英國派出了可靠的人手,這些人懷揣格羅格寧分別給兩國國王寫的密信。
兩封信的內容大體相似,都是提到了一個足以引起國王們關注的話題。
“陛下,我能為您提供一批珍貴的金屬,足夠您的軍隊擁有比現在多得多的火炮。”
富格爾家的確還不能影響整個歐洲,但是富格爾們並不知道,因為一個人的參與,他們原本只是想要獨佔銅業市場的野心,卻開始撬動了整個歐洲大陸。
說到歐洲,當下的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以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的歐洲大陸,至於說法國,雖然是公認的歐洲強國,但是至少在那些義大利城邦的眼裡,法國人都還只是一群只會舞刀弄槍的鄉巴佬。
不過鄉巴佬顯然也是有理想的,特別是如果這群鄉巴佬還有著令人畏懼的武力時,就變得比什麼都可怕了。
1499年的第2天巴黎城外寂寥的曠野上出現了一隊人馬,從他們腳步蹣跚無精打采可以看出這些人顯然是走了很長的路。
所以即便已經能夠看到巴黎城醜陋的城牆,很多人還是沒有什麼精神。
隊伍當中有個似乎看不出實際年齡的人,他的下頜光滑面色紅潤,除了頭上那頂用幾根籤子固定在兜帽上的王冠,這個人看上去更像個喜歡讀書的學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法國國王路易十二,早先的奧爾良公爵,從差不多半年前在盧瓦爾河谷城堡宣誓登基之後,這是他以國王身份第一次來到巴黎。
然後他將在這裡正式舉行加冕禮。
路易十二不是很喜歡巴黎,他曾經私下裡對幾個親近的朋友說巴黎就是個大號糞坑。
所以對於他的雙重前任那麼渴望征服義大利,路易是很理解的,畢竟羅馬,米蘭,佛羅倫薩,和那不勒斯,這些城市任何一個拿出來都比巴黎強得太多。
查理八世是路易十二的前任,而且是雙重的,因為路易十二不但接收了查理留下來的王冠,還順便接收了他的老婆。
與布列塔尼的安妮結婚讓路易十二終於不用再擔心布列塔尼會從法國分裂出去,同時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勃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