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於1859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論不大於一個給定值的素數的個數》,只有8頁紙,這是他唯一公開發表的數論論文。”
“正是這區區8頁紙,為解析數論奠定了基礎。”
“可見名垂青史不見得需要字數多,文章質量永遠排名第一。”
“我們並不清楚1859年的黎曼是基於什麼理由做出這樣的猜想,或許是一種天才的直覺。
“RH相當於說,Ξ(ω)的全部零點都是實的。”
“黎曼又說,當然對此需要作出證明,他做過這樣的證明,因為一個核心表示式未簡化到可公開的程度,故沒有發表。這是數論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團。”
“類似上面的這些話,你可以在任何一本數學書籍或者任何一篇論文中看到,但接下來筆者描述的內容,為首度發表的原創……”
沈奇滿懷激情的編寫他的《數論史》,有乾貨了,寫作熱情就是高漲啊。
“設黎曼ζ函式的非顯然零點集合為:
{ρ1,1ρ1,ρ2,1ρ2,……,ρk,1ρk,……ρn,1ρn}
該集合式示意為:
凡是具有‘和值為1,虛部絕對值相同’特徵的兩個非顯然零點,就匹配為一對。
為便於稱呼,筆者將這種新的處理方式稱為‘雙生匹配法’。
下面,筆者將透過‘雙生匹配法’推匯出ζ(s)的核心表示式。”
沈奇奮筆疾書,ζ(s)的核心表示式真要被自己推匯出來了,黎曼猜想真要被自己證明了,那這本《數論史》絕對會大賣特賣,一書成神吶!
“雙生匹配法”是沈奇剛剛悟出來的靈感,他的原創。
數字遊戲終有結束的一天,沈奇決定結束黎曼猜想這個遊戲。
興奮的睡不著覺,沈奇一直乾的天亮。
“所以在‘雙生匹配法’的處理下,ζ(s)的核心表示式應該是:ζ(s)=e^A+Bs∏∞n=1(1s/ρn)(1s/1ρn)e^(s/ρn+s/1ρn)……原來是這樣……”
沈奇站了起來,舒了舒筋骨,他一臉平靜的看著窗外初升的朝陽,笑了。
數字遊戲並未結束,但沈奇找到了正確的途徑,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所以,黎曼所提及的那個未公開的表示式,並不是一個,而是兩個,甚至三個,‘個’這個詞描述不當,應該是‘組’,完全證明黎曼猜想,需要一組核心表示式。”
沈奇奮戰一夜,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全世界都被黎曼給耍了,耍了一百多年。
黎曼究竟是因為筆誤,還是故意寫錯的,那就沒人能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