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一夜,王爍又留在官署裡沒有回家。
也沒有睡覺。
他就站在問案室的外面,等著崔敬去審問董壽出結果。
直到黎明時分,崔敬才從問案室裡出來。
王爍看到,他的眼球佈滿血絲,雙眼發腫。
“王將軍。”崔敬上前來叉手而拜,“你可以進去了。”
王爍點了點頭,“你去休息。”
“喏。”崔敬不再多言,一瘸一拐慢慢的走了。
王爍看著他的背影,寬厚的脊樑,疲憊的身軀。
王爍情不自禁的想到了王忠嗣。他們的年齡其實相差不太大,屬於同一輩人。
他們都是大唐的軍人。在戰鬥中流血,卻在生活中流淚。
王爍走進了問案室。
董壽沒再縮在牆角,而是端坐在一塊坐蒲上。看到王爍進來,他竟然叉手而拜。
王爍在他對面坐下,“你有什麼,要對我說的嗎?”
“其實,我已經對崔敬講過一遍了。”他的聲音有些乾澀,大約是熬夜的緣故。他的情緒出奇的穩定,應該是該發洩的情緒,都已經發洩過了。
“我可以去問崔都尉。”王爍道,“如果你願意再講一次,我也願意聽。”
“好。”
董壽答應得很乾脆,“青龍坊的水災一案是我策劃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殺人滅口,除掉那些去殺康道滿的殺手,以及聘用他們的無常。二是,連段寵一起殺掉,最好是能把你們這些新上任的左街署官員一併殺死。”
“董延光知情嗎?”王爍問道。
“知情。”董壽道,“最初阻止崔敬繼續查案並殺掉兩名城南不良帥滅口,就是他的命令。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沒有了回頭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原因是受賄嗎?”王爍問道。
“不僅如此。”董壽的情緒依舊平靜得嚇人,說道,“還因為,安祿山。”
“安祿山?”王爍的精神為之一凜。
“董延光與崔敬,曾經都是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麾下戰將。”董壽道,“而安祿山,是張守珪的義子。當年,董延光與崔敬已經在率領騎兵與契丹作戰的時候,安祿山還只是一個偷羊賊。”
王爍興趣大起,“後來呢?”
“後來,安祿山得到了張守珪的信任被收為義子,步步高昇,直到成為平盧范陽節度使,基本接手了當年張守珪留下的全盤家業。”董壽道,“崔敬很瞧不起安祿山,在幽州那邊都快混不下去了。董延光卻與安祿山交好,因此水漲船高跟著步步高昇,做到了三品金吾將軍。他們二人是一同離開幽州來到的京城,境遇卻是天差地別。”
“原來如此。”王爍皺了皺眉,“這麼說,董延光是安祿山舉薦上來的?”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董壽道,“董延光還是立下了不少戰功的,他在朝中也結交了一些人。當然,關鍵還是有安祿山在背後給他出力。”
王爍點了點頭,隱形的拉幫結派,才叫厲害。董延光原來是安祿山的心腹,這還真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但是通話記錄事件進行逆推的思考,似乎又挺合理。
歷史上的董延光,在王忠嗣拒絕出戰之後,主動請命前去攻打石堡城。結果戰敗,他把失敗的責任全都推到了王忠嗣的身上。隨後就有了李林甫等人的借題發揮,最終整垮了王忠嗣。
在此之前,王忠嗣和安祿山之間也是有著很深矛盾的。安祿山嫉恨王忠嗣,並想要吞沒他手下的精銳部隊先登死士。王忠嗣在親身視察范陽一帶之後,向皇帝連上奏疏告發安祿山包藏反心。
史書上關於董延光的記載,只有“攻打石堡城”這寥寥一筆。他的出現,似乎相當的突兀。但是現在,聯絡到他和安祿山的關係,他的行為邏輯就變得很好理解了。
很有可能,他就是受了安祿山的指使,為了要陷害王忠嗣而去請命攻打石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