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矮腳桌出現了一個砧板,砧板放著一排刀具。
刀具長度,薄厚不完全一致
刀具還都寫有標簽,白小白一個個看去,有刺身刀,生魚片刀,薄尖刀……
系統提供的食材和道具都是料理刺身、生魚片所用。
這也正合白小白的意思。
日苯料理中魚料理相當常見,尤其是在魚料理中,刀工起著至高重要的位置。
白小白拿起刀,開始練習製作刺身和生魚片。
刺身和生魚片這兩詞彙,意思是差不多,不夠嚴格來說,略有小差。
刺身是日語的詞彙,一般是由海魚切片、條、塊製作,比較考究,魚類也比較高階。
而生魚片一般是華夏的叫法居多,以淡水魚切片為主,生魚片生魚片,就是將活魚片成薄片,故而又稱魚生。
魚生在中國史書記載中稱為“膾”或“鱠”,只是當今華夏人極少生食,所以這習慣並沒有流傳下來。
系統提供的魚類既有海魚也有淡水魚,品類繁多。
有的是一整條魚,有的則是分解好的大塊魚肉。
白小白先拿起一塊暗紅色,有條狀紋路的魚肉。
清冷電子音在腦海中響起:
選藍鰭金槍魚魚肉,日苯料理的高檔食材……
電子音在介紹金槍魚肉的同時,白小白已經開始切了。
雖然之前沒有料理過金槍魚肉,不過他吃過小櫻的刺身綜合拼盤,面就有這種魚肉。
白小白並沒有使用絕招天女散發切工,而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先下刀切了一塊。
叮咚宿主刀法不合格。
白小白“……!!!”
日苯魚料理中,魚肉的位置不同,所採用的刀法也不盡相同。
電子音完畢後,白小白的腦海開始圖文並茂的現字:
一個大圖片,是藍鰭金槍魚的食材解剖圖。
解剖圖,魚肉的每塊魚肉部位的名字,以及使用的肢解刀法,以及具體的切片方法,都詳細記錄在面。
簡直就是金槍魚刺身,日式刀工的精華彙編。
白小白的記憶力極好,加本身刀夫硬,看了系統現字後,一下子就吸收大部分知識。
唰啦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