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太大兄擔心高句麗問責,他怕。
張仲堅心說,等到高句麗問責的時候,樸氏與淵氏都沒有活人了,想問責的人死光了,被問責的也沒有活人了,這個真有趣。
想歸想,張仲堅還是寫了一封簡單的信讓人送到了樸太大兄手上。
信上的內容就幾句話。
張仲堅的意思是,新羅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百濟人逃難到了新羅,卻又借新羅的港口坐倭船離開,還帶走了新羅的一些工匠,新羅願意帶兵幫高句麗追擊這些人。
樸太大兄大喜。
有喜有一定有悲。
許多時候喜悅是建立是某個別人,或是某無數個別人身上的。
樸太大兄甚至悄悄的準備宴會要提前慶祝一下,淵蓋蘇文那邊卻是暴怒。
“反了,反了。連樸老匹夫都敢借機佔我大高句麗的便宜。”淵淨土氣的已經砸了屋裡幾乎所有能拿得起來的物件了。
淵蓋蘇文臉色陰沉,一言不發的坐在那裡。
高句麗進攻百濟,死傷已經接近六萬人了,可得到了什麼。
淵蓋蘇文手邊的一份清單上寫的不是戰利品,而是請求補給的一份份正式公文。
高句麗佔領了一個空的百濟,沒有金、沒有銀,沒有糧食沒軍械,工坊內重要的機器被拆除一空,留下的原料還大部分是從高句麗買過來的,而且還是沒結賬的原料。
士兵與工匠們跑了一空,青壯攜家帶口逃離。
留下的只有老弱,還需要高句麗提供糧食才能熬過接下來青黃不接的日子。
沉默了很長時間之後,淵蓋蘇文才說了一句:“還好,還有大量的銅幣以及錢券,將這些收集起來之後,去找唐人購買糧食。”
“好。”淵淨土也明白,此時他們沒有的選擇。
吩咐之後,淵淨土問道:“還追擊嗎?”
“不,唐人古代有一個計謀叫假道伐虢,我們將兵力一分為三。第一部分兵力由我親自帶著,借新羅與唐人的船攻入倭島。而後第二部分宣稱繼續進攻倭島,卻因為等船隻在港口休整,相信唐人會運糧食過來。”
淵淨土說道:“應該會,唐人使節已經答應,從鹽城選運五百萬石糧食過來,他已經派出信使,相信二十天內就會運到我們指定的港口。”
淵蓋蘇文感覺自己此時很冷靜,這是一盤大旗,若下的好,可以得半島統一,而且可以在倭島至少佔一個港口城市。
這樣對內可以發展,對外也有貿易的渠道。
淵蓋蘇文說道:“然後我在倭島站住腳之後就會帶一部分精銳秘密回來,你帶第三的人馬以支援為名,再次借道。兩面夾擊滅了新羅,之後再合併一處攻打倭大和國,相信我們可以得到足夠以供大高句麗發展的財富。”
“兄長妙計。”
淵淨土說完後又補充了一句:“兄長比起唐人皇帝更加的高明,此戰可奠定我大高句麗霸業。”
整個高句麗開始總動員。
遼東城,崔東林站在血泊當中,腳下是橫七豎八的屍體,遼東城所有大貴族全部殺光,所有的財富成為打賞投降士兵的賞金。
“報,建安城拿下。”
崔東林聽到這個報告之後,扔掉手中的長刀開懷大笑:“傳兵,包圍安市城,告訴他們不願意降本縣公就會下令屠城。”
“不需要請唐軍出動?”
“不,我們有能力解決,無須勞動唐軍,功勳就是你們的,去殺。”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