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開啟文書後,仔細查閱了一遍。
大意就是,趙風在新鄭擊潰了曹操大軍後,劉備自知,攻下袁耀,也達不到當初的政治目的,所以選擇了撤軍。
至於劉備現在是準備率兵回援許都,還是撤回襄陽另謀它路,便暫時不得而知了。
最後龐統還交代,袁耀與他的一幹謀士,在朝堂上商議了五天,關於二次禪讓帝位的事宜。
如今已經商議出了結果,袁耀派出五百士兵護送儀仗隊,趕往了司隸地區。
從禮儀規格上看,龐統估計,袁耀應該是準備二次禪讓帝位,讓趙風早做打算。
趙風看完後,沉吟了下來。
當初趙風是擔心袁耀,抵擋不住劉備的進攻,所以才讓龐統去協助袁耀的。
只不過事後才知道,原來袁熙、袁尚、逢紀、審配等人,都已經暗中投靠了袁耀。
其實嚴格意義來說,也算不上是投靠。
早期袁紹與袁術有些爭鬥,但後來隨著局勢的變動,袁紹與袁術二人,明面上雖然還是有些爭鬥,但暗中已經算是和好了。
而袁耀與袁熙、袁尚等人,畢竟都是袁家子弟,都是堂兄弟,本就是一家人。
如果沒有逢紀、審配等人,趙風還不太在意袁耀,接不接受禪讓,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但現在袁家子弟抱團,袁耀有了逢紀、審配等人出謀劃策,肯定就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了。
說不定袁耀的第一次禪讓,就有他們在當中出謀劃策。
而現在準備二次禪讓,也是因為趙風剛剛擊潰了曹操大軍,軍威太盛。
趙風這時候要是有些心思,準備自立為帝,其他人也沒什麼辦法,最多就是背上造反的罵名而已。
而一但趙風自立為帝,那麼袁耀以後的日子,肯定就不太好過了。
所以,利用二次禪讓,也算是穩住趙風的一種舉措。
不說別的,趙風真要自立為帝,劉備肯定就不會擔心,趙風還會為袁耀出頭,必然就會再次進攻袁耀。
當然,如果劉備是回援許都,那就要另算了。
不過趙風認為,以劉備的野心,就算目前在回援許都的路上,只要得知袁耀失去趙風的保護,估計依然會去進攻袁耀。
畢竟目前的大漢,能夠被劉備鑽營的治地,已經不多了。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過去了一個月時間。
這一個月裡,趙風考慮到巨石的存量問題,由原本兩天攻一次長社城,改成了三天進攻一次長社城。
反正趙風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拿下長社,而是要牽制曹操的大軍而已。
這樣便能讓其他各路大軍,更快的蠶食曹操的治地。
這天。
一守衛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營外一自稱是廷尉審配之人,說奉天子之命,前來拜見主公!”
趙風聽後,稍微愣了一下,審配居然被任命為廷尉。
廷尉原本是九卿之一,不過許都那邊,已經把廷尉改成了大理,廷尉寺也改成了大理寺。
ps:星虎在這裡,給大家拜一個晚年了!!!
前段時候回到農村老家,沒想到老家的電腦已經壞了,那時已經是大年三十,沒地方去維修。
後來準備用手機碼字,不過手機碼字效率很慢,加上各親戚湊一起,很難用手機碼出來,星虎也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