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田豐返回鄴縣後。
趙風、田豐、魯肅,就一起商議過以後的規劃。
田豐老早就準備助趙風成就王霸之業。
魯肅在與趙風第一次見面時,就說過袁術不足以成大事。
之後只是簡單的試探了幾句,就拜趙風為主,自然是認為趙風是可以成就大事的。
所以幾人心裡都清楚,趙風以後會成就何等大業。
而要成就大業,除了需要對外征伐,還需要對內梳理。
所以才有了趙風入住王府之事。
這就是或明或暗的告訴別人,趙風是有野心,但又能忍耐的。
畢竟趙風雖然入住了王府,但名義上改成了州牧府。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沒有拜主之人,就會形成潛移默化。
只要他們沒有主動反叛趙風。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會習以為常。
哪怕趙風以後真的稱王,他們也會覺得很正常。
因為這事早就有了暗示。
另外,也能讓有心之人,專門前來輔佐趙風。
畢竟一但趙風成事,那麼這些人通通都是從龍之臣,王侯之業,自然可期!
最後,就是趁著趙風現在的地盤,還不是特別大。
需要把軍權重新梳理一遍。
比如拜趙風為主之人,需要提升軍職。
要知道,目前的幾個偏將,拜趙風為主的,也就張遼一人。
如瞿澤、楊經、毛嘉等人,都是屬於沒有拜趙風為主的偏將。
這樣對於高階將領來說,顯然對趙風不利。
之前要提升他們的官職,或許還有難度,畢竟沒有軍功,趙風也不能胡亂提升。
而有了冀州之戰、河內郡之戰,自然有足夠的軍功,用來提升眾人。
當然,在這之前。
趙風需要擴充自己的親衛,以對那些人形成威懾。
以前趙風兵少,而且一般情況下,趙風也不會直接領兵作戰。
所以需要把士兵,都交給其他將領來統領。
不然趙風就屬於佔著茅坑不拉屎。
要知道,現在趙風的大軍,如果算上各縣縣兵,總兵力差不多有三十餘萬。
而除去這些縣兵,趙風也有十餘萬徵戰的大軍。
然後趙風的親衛,卻只有四千五百人,確實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