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哪些部曲出現了戰損,在由主公把士兵劃撥過去!”
趙風伸出右手食指,在案己上慢慢的敲打了起來。
田豐知道,趙風此舉,說明趙風陷入了沉思。
趙風考慮良久:“以目前來看。”
“這個方法,應該是最好的了。”
既然新兵劃分的問題,暫時解決,趙風問道:“這次各郡賦稅情況如何?”
田豐從胸口拿出一份文書:“主公就是不問。”
“我也準備拿出賦稅文書了。”
說完,就把文書雙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田豐身前,接過文書,然後轉交給了趙風。
趙風開啟文書,仔細查閱了起來。
常山郡總體糧食賦稅為一百四十七萬餘石。
雖然比上期多了十五萬石。
但那是因為遷移了五萬人過去。
除了元氏和真定少了一成的賦稅,其他地方都略微增多了一點點。
常山郡領一十二個縣。
平均下來,每個縣的賦稅都是十萬餘石。
元氏和真定,減少了一成賦稅,也就是分別少了一萬石左右。
對於這個結果,趙風很滿意。
才少兩萬石糧食,對趙風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但這只是因為趙風地盤多。
如果這些糧食分攤到元氏和真定,差不多每一個百姓,都能多出大半石的糧食。
這多出的大半石糧食,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就等於多出了一個多月的口糧。
效果自然是十分顯著的。
接著趙風看向太原郡。
太原郡總體糧食賦稅為六十一萬餘石。
總體比上一次少了三十萬石!
不過考慮到,遷移了十五萬人前去上黨郡和常山郡,賦稅大量減少,也是正常的。
而因為這次和上次差距太大。
所以無法拿上次的賦稅記錄來做對比。
但晉陽和祁縣,肯定比其他縣城的賦稅,要少一些。
畢竟是執行了新政的縣城。
不過即便按照元氏和真定來算,少一萬來石的賦稅,趙風毫無壓力。
最後就是上黨郡的賦稅,共計六十四萬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