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紹的智囊團也很聰明。”
“把渤海郡讓給了公孫瓚,這渤海郡就相當於是連通幽州和青州的橋梁。”
“這樣公孫瓚就可以按照他早先的計劃,出兵青州了。”
“而公孫瓚即便拿下了青州。”
“袁紹日後只需找機會奪回渤海郡,就能分割公孫瓚青州與幽州的聯系。”
“以公孫瓚的野心,幽州的劉虞,青州周邊的兗州、揚州等地,遲早都會和公孫瓚發生沖突。”
“那時候,袁紹只需要率兵進入渤海郡,切斷公孫瓚兩地的連通之地,公孫瓚自然會潰敗。”
王烈行了一揖:“其實,袁紹只是示敵以弱。”
“河間國、清河國、安平國,都有各王坐鎮。”
“這幾地縣城投降的態度,也是各地王爺的態度。”
“這幾個郡國投降後。”
“袁紹就只擁有魏郡一地。”
“而只擁有一郡之地的袁紹,公孫瓚怎麼會放在心上?”
趙風聽王烈這麼一說,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
如果沒有自己介入的話。
按照正常的歷史,袁紹目前最少還擁有鉅鹿郡和魏郡兩地。
結果趙風在早先時候,為了讓張燕替自己抵擋袁紹的兵鋒。
把鉅鹿郡交給了張燕。
這麼一來,就導致袁紹現在只有魏郡一地了。
這直接導致袁紹現在,比正常歷史上更弱。
也不知道,袁紹最終,還能不能打敗公孫瓚。
至於王烈說的示敵以弱。
趙風認為,袁紹目前不用示敵以弱,大家都覺得他很弱了。
想到這裡。
趙風又臨時想到幾個細節。
一個是南單于于夫羅,好像也是在這個時候,看袁紹大勢已去,然後反叛了袁紹。
順便還把上黨郡太守張揚,給劫持走了。
袁紹派兵追擊於夫羅和張揚所部,打敗了他們二人的聯軍。
這麼來看的話。
趙風雖然把鉅鹿郡弄給了張燕。
但也因為趙風的關系,於夫羅回到了南單於庭。
張揚的部曲,自然也就不會離去。
這麼一增一減,好像對袁紹也沒什麼削弱。
所以袁紹應該還是有機會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