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以後有一個大概的方向。
那麼趙風也能猜測出,這兩人到底孰強孰弱。
不過從後世來判斷。
額。
在後世趙風沒聽過邴原的名字,不好判斷。
看完兩人的屬性。
知道這兩人確實有大才。
趙風對王烈和邴原,行了一揖:“二位來到幷州,不知道有什麼,是需要我幫忙的?”
王烈和邴原對視一眼。
然後對趙風行了一揖:“這個,就由老夫來說吧。”
“原本,老夫和根矩賢弟,管寧賢弟,準備前往遼東避禍。”
“不過在出發前,發現趙刺史治理的幷州,或許更適合我們。”
“故而我與根矩賢弟,前來幷州避禍。”
“至於管寧賢弟,依然前往遼東避禍去了。”
邴原在對面點頭,表示王烈說的就是他的意思。
趙風聽到王烈的這個說法,映象分瞬間降低了十幾分。
對於這種有大才,卻不願用在幫助自己同郡百姓身上的人,趙風實在是高看不起。
如果有才能的人,都抱有這種思想。
那誰去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不過轉念一想。
雖然無法高看他們,但他們確實很有才能。
即便不能幫助自己,也比他們跑去遼東幫助公孫度強。
沉吟了一下:“青州黃巾連年肆虐。”
“二位想獨善其身,也沒什麼不對。”
“承蒙二位看的起我幷州。”
“至少認為我幷州,短期內是不會有刀兵之禍的。”
“不然,二位也不會來幷州避禍了。”
邴原行了一揖:“我等三人,原先確實是打算去遼東避禍。”
“但最後選擇來到幷州,卻不是為了避禍的。”
“所以我等也不認為,幷州短期內沒有刀兵之禍!”
“趙刺史,千萬不要想岔了。”
“免得以後出了兵禍,來怪罪我二人!”
趙風聽到說來幷州不是為了避禍,心下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