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聽後,點了點頭,雖然管寧和邴原沒聽過。
但華歆還是聽過的。
能與華歆共稱為一龍,想來也不會差。
接著問道:“王烈呢?”
田豐沉吟了一下:“平原王烈年歲較大,事跡就比較多了。”
“王烈少時拜潁川人陳寔為師,與陳寔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
“當時一些潁川名士如荀爽、賈彪、李膺和韓融都跟隨陳寔學習。”
“亦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為,都與他交往,王烈當時在全國都很有名氣。”
“學成後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裡興辦學堂教育百姓,最終帶動了風氣。”
“聽聞當地所有人都行善遠惡,一些人即使原本有爭端要找王烈評理。”
“都會在半途或王烈家前和解並折返,為的就是不要讓王烈知道他們有這些爭端。”
“王烈被舉為孝廉,三府同時辟命他,但都被王烈拒絕了。”
“當時連平原國王亦到王烈那裡,籌劃和諮詢政令!”
趙風聽後大喜,這兩人的事跡,一聽就是大才!
即便不是最拔尖的一線人才。
也絕對是二線人才。
自己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趙風這麼認為,是因為趙風在後世,沒聽過這兩人人的名字。
之所以劃分到二線,還是因為華歆的緣故。
趙風對華歆的映像,不怎麼好,但知道他確實有才能。
故而覺得他們應該都是二線人物。
心裡略微一計較。
馬上看向跪在地上的守衛:“速去把二位請進來!”
守衛一拱手:“喏!”
說完,就退出了議事廳。
不到一盞茶時間。
就有兩名身穿儒服之人,走了進來。
其中身穿紫色華服之人,年齡大約在三十歲上下。
臉上比較幹淨,胡須長不太明顯,屬於那種不怎麼長鬍子的人。
另一位身穿黑灰色華服之人,八字髭、一小撮髯,頭發、胡須,都是黑白相間。
一看就是年齡比較大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