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知道趙雲的性子。
而且趙雲說的也有點道理。
別人不清楚,但趙風自己清楚啊,劫掠糧草的事,就是自己派田豐去幹的。
剛準備開口答應。
田豐行了一揖:“主公請聽我一言!”
趙風點了點頭:“但說無妨。”
田豐看向趙雲:“趙都騎尉雖然說的有點道理。”
“但你剛剛也說了。”
“主公曾經是中山相。”
“曾經,就說明已經是過去了。”
“但主公現在是幷州刺史!”
“幷州還有一大攤子的事情需要用糧。”
“幷州百姓,也需要主公的安撫。”
“就算有再多的糧食,我們也絕不嫌多。”
趙雲就這麼安靜的聽著,也沒急著反駁。
田豐接著說道:“這事我們雖然可以不去計較。”
“但給外人的感覺,就是我們容易妥協!”
“不能讓人有這種感覺,否則以後會對我們大不利。”
“所以我覺得,李高的提議,也是可以的。”
“就按照正常協商來。”
“比如開價二十萬石糧食的利錢,醉仙樓五年免除稅賦,都是可以的。”
接著話鋒一轉:“當然,主公如果心念中山國的百姓。”
“可以把糧食討要過來後,在以主公的名義,發放給中山國的百姓。”
“這樣也比便宜那幫人要強的多。”
聽到這裡,趙風明白田豐的意思了。
簡單說,就是坐地起價,然後慢慢談。
反正歸還糧食也要半個月以後。
如果算上徵收糧食的時間,差不多就要一個月以後了。
這些時間,就用來扯皮。
能多要到好處,不要白不要嘛。
而且,把額外要回來的糧食,發放給中山國百姓,也算是收攏中山國百姓的民心。
可以讓中山國百姓,念著趙風的好。
雖然現在得不到具體回報,但以後在爭奪天下的時候,中山國也必然要納入治下。
到了那個時候,這些恩惠,就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