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豐收年。
如果是普通年,缺口會更大。
如果是災年……
趙風突然說道:“我們要不要上表朝廷,說說災情?”
田豐皺眉道:“謊報災情,只怕不妥。”
“而且,長史那一關就不好過。”
“就算暫時過了長史那一關。”
“也無法保證,長史日後不會借題發揮!”
趙風兩手一攤:“那就沒辦法了。”
“賦稅之事,就明天去了景曜殿再說吧。”
“反正賦稅不足,也不是我們的問題。”
“如果不是我們找世家豪強借了些錢糧,安置了更多的流民,現在的缺口還會更大。”
“就讓他們也跟著頭痛吧。”
甄堯搖了搖頭:“暫時也沒什麼好辦法。”
“那就這樣吧。”
甄堯突然說道:“對了!”
“今天收到洛陽方面的最新訊息。”
“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鑕到朝堂上書,要求為建寧元年一六八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一六九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袁隗複議,當今陛下準奏。”
“現在已經恢複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同時,董卓又選拔大量名士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
“如韓馥為翼州刺史、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諮為南陽太守、孔融為北海相、應劭為泰山太守、張邈陳留太守。”
“甚至不計前嫌,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其中袁紹為渤海太守、王匡為內河太守、鮑信為濟北相。”
趙風點了點頭:“這事跟我們沒什麼關系。”
“明日上了景曜殿。”
“一併告知王爺就好了。”
然後一揮手:“諸位都散去吧。”
“一切都等明日上了景曜殿,再行議事。”
田豐、甄堯等人行了一揖:“喏。”
說完,就陸續退出了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