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
老文氣炸了,他才不想當個吃瓜群眾呢!
只是王寧安已經把話說死了,老文半點機會都沒有。
雖然論其實力,他是僅次於王寧安的重臣,但是第二和第一之間,差別甚至比第二和第二十還大!
王寧安下了決心,老文半點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無可奈何,他只能收拾行李,帶著滿腹的牢騷和不滿,離開了西京……從洛陽到開封,短短的400裡的距離,火車只跑了一天。
兩地的差別竟是天和地,雲和泥!
洛陽是皇宮所在地,是朝廷衙門的中樞,各種訊息彙聚,各種力量犬牙交錯,勾心鬥角,互相傾軋,很累,但是也很充實。
可是到了開封,明顯就是另一種感覺。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開封成為中原的鐵路樞紐,彙集八方物資,又有一大批的高校,朝廷傾注了大量的教育經費。
開封的繁榮,僅次於幽州,是大宋第二大工業城市,第一大物流中心,中原腹心,繁榮發達。
商業氛圍濃厚,投資眾多,機會遍地,到處都是前來追逐夢想的年輕人。
其中不乏海外回來的遊子,也包括各國的商人。
南腔北調,稀奇古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在這座城市裡,還建立了許許多多實驗室,當年王寧安改革教育,成立六藝學堂,發展到皇家書院……直到今天,大宋的教育體系終於徹底扭轉過來。
各種學科應運而生,徹底從雜學當中脫穎而出。
比如數學,天文,醫學,物理,化學,工程,冶金,機械……越來越多的學科出現,各種新式發明,層出不窮。
相比之下,洛陽雖然充滿貴氣,但開封滿是生機,兩地相比,還真沒法說,哪裡更好!
司馬光已經在開封快一年的時間了,從最初不適應,到選擇忍耐,再到老老實實修書,司馬光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適應過程。
如今他已經把資治通鑒的第二卷整理好了,而且第一卷進入了刊行流程。
放下手裡的湘妃竹毛筆,司馬光掃了一眼桌上的報紙,他笑了笑……文彥博來了!
老師終於下手了,文彥博也倒臺了,就是不知道文相公能不能適應開封的生活,老頭七老八十了,萬一死了,沒準還要多送一份禮,真是頭疼啊!
老文不知道司馬光的想法,不然他非要殺上門,提著司馬光的耳朵告訴他,就算你死了,老夫都不會死的。
老文此刻卻沒有心思搭理司馬光了,因為暗害趙曙的案子,已經出現了眉目……這麼長時間,政事堂沒有吃白飯。
首先他們安排人手,動用了蒸汽船,從江中撈出了沉入泥沙之中的部分龍船殘骸,其中還包括船隻的龍骨和水密艙。
根據他們的調查,上面全都有故意損壞的痕跡,也就是說,船隻進水沉沒,是有人蓄意安排的……誰能接觸到陛下的行程,誰負責陛下的安全,又是誰慫恿陛下去的金山……當初狗牙兒就提出了這幾個調查方向,果然,刑部順藤摸瓜,他們發現,整個接待流程,禮部都參與其中,而負責的正是禮部侍郎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