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宋將門 > 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

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崛起在大明 我沒有對你念念不忘 屬你最撩人[娛樂圈] 騷年,拔刀吧! 王者拜仁 審神者就任手劄[綜] 給龍算命的日子 亦是鐘,亦是鼓 三國我當皇帝 大宋將門 一世富貴 教主!先生今天又曠課了[綜武俠] 桃花風華錄 神醫有毒 秀才遇到兵 暗夜行涯 貓的薛定諤[星際] 無一章法 紅牆黃瓦白玉蘭 亦殺亦踵

王寧安送走歐陽修之後,就開始了緊張的忙碌,他要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了。

他確信歐陽修能帶來和平,只是和平不會很長……倒不是擔心遼國會反悔,而是王寧安準備動手了。

他朦朧記得耶律宗真就要死了,這位皇帝得到了一個廟號,叫做“興宗”,幾乎所有老人都得到祝福,要長命百歲,可實際上能活到一百歲的寥寥無幾……這位遼興宗同樣沒有興旺遼國,相反還敗光了蕭太後留下來的遺澤,遼國內憂外患一點不比大宋少。一個原本就病入膏肓的帝國,又被王寧安坑了無數次,遼國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王寧安告訴歐陽修,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渤海國……當然這是口頭上的,只有擺脫了大宋的束縛,渤海國才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這段時間,王寧安抽出了2000名水手,又在倭國用絲綢和瓷器弄到了500名武士,再加上各種辦法湊起來的人馬,渤海國名義上擁有了一萬士兵。

除此之外,王寧安還下令船隊,將濟州島弄到了手裡。

他還擔心高麗人會反擊,說不定會打一仗,但誰知道高麗人也絲毫不在乎這個荒島,尤其是聽說有大宋的船隻前來,他們居然也想和大宋通商,還準備藉助大宋的力量,對付遼國……相比這些大事情,一個海上的孤島確實沒有什麼價值。

只是王寧安得到了訊息之後,簡直要跳起來了。

野狼谷馬場已經到了瓶頸,這裡海拔很低,缺少寬闊的牧場,可以供戰馬賓士。而且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變得金貴起來。

牧場佔地廣闊,産出又很少,如果不是王寧安堅持,勤快的百姓就會把牧場變成農田……王寧安也看出來了,難怪各地的牧監越來越小,把好馬也養成了驢子,實在是沒有辦法。

濟州島到手了,下一步就是去三哥那裡,拿到小卷毛馬瓦裡馬,有了強壯優良的戰馬,王家的鐵騎又會提升一格,懟起遼國來,更加輕松容易……

戰馬關乎帝國的興衰,絲毫馬虎不得。

三伯王良瑾主動請纓,另外王寧宣也跟著去了。

在王寧安的印象裡,這個王三郎還是一副兩筒清鼻涕,一說話不聽吸溜吸溜的德行……誰知道,這些年過去了,他也快二十了,身體很健壯,長得也人模狗樣的,馬術,箭術,武術,甚至游泳都很不錯,去年冬天,他和幾個士兵巡邏,趁著冰面結凍,還伏擊了遼兵,殺了5個人,繳獲兩匹戰馬,一時間轟動了王家軍。

三伯和王寧宣一起離開,王寧安放心了不少,相信他們有本事完成任務……

馬解決了,剩下的就是人。

說來慚愧,騎牆戰術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訓練週期短,不挑人!

據說法國的那位小個子曾經用八個月,就把農民變成了強悍的龍騎兵……王寧安算過,並非不可能,就拿普通的步兵來說,半年多就能把佇列走齊,情況緊急的時候,也可以上戰場。

騎兵比步兵複雜一些,八個月或許能行……但是王寧安覺得還是要慎重訓練,雖然時間很緊,但是也沒到拿人命開玩笑的地步。

如果有騎術根底,一年的時間就能成功,如果全都從零開始,估計要兩三年的時間,即便如此,也讓王德用感到咋舌!

遼國的鐵林軍,至少要五年的時間,實際上很多遼兵還穿著開襠褲呢,就要在馬背上輾轉,等到十幾歲,二十來歲,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戰士。

培養週期何等之長,加上他們的人丁稀少,跟王家軍對拼消耗,絕對是活得不耐煩了。

……

大蘇這些日子拉著兄弟,還有柳羽,潘肅等人,一直在軍營忙活,終於有一天,他們幾個聯袂找到了王寧安。

柳羽的臉色很不好看,他垂著頭,一副滿肚子氣的模樣。

“老大,蘇軾不安好心!”

大蘇頓時把眼睛瞪圓了,“你是欲加之罪,我絞盡腦汁,還不都是為了你老大!”

“你狡辯,為了老大,你幹嘛破解老大的戰術?”

“我不破解,萬一讓遼國人破解了怎麼辦?那時候可是要出人命的!”

柳羽說不過蘇軾,只是惡狠狠瞪著他。

王寧安聽得稀裡糊塗,“你們誰和我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蘇連忙笑嘻嘻道:“我把騎牆戰術給破解了,厲害不?”

還不等王寧安說話,蘇軾就滔滔不絕,講了起來……原來王寧安讓手下人總結戰術,尋找不足,許多人都對牆式騎兵大加贊許,認為這是克敵制勝的無上法寶。

可蘇軾腦筋和普通人都不一樣,他堅信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騎牆戰術一樣有破綻。

他苦心研究,竟然真的找到了辦法。

蘇軾得意地弄來了一個沙盤,他在上面講解,假如遼兵挑選最精銳的騎士,在馬上不斷放箭,不和王家軍接觸,憑著弓箭,足夠拖垮王家軍了。

設想提出來,他立刻遭到了怒噴,且不說遼國有沒有那麼厲害的騎兵,就算有,射箭要不要時間?最起碼一開始要馬頭相對吧?遼兵能射幾輪弓箭,等王家軍沖到了眼前,還不是死路一條?

蘇軾卻不認同,他們吵了許久,最後蘇轍拿出了一個辦法,先生說知行合一,不妨就實驗一下,看看結果如何!

大家欣然同意,果然就在校場演練了一番。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