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跟車阿姨驚訝,來趕車的乘客都驚訝。
誰能想到兩輛進城的中巴車都被村裡包了。
“孔支書,你們想幹撒?”
“這麼做,不地道啊,你把車包了,我們還得坐長安轉兩趟車才能進城。”
“可笑,都不知道村委會包車去幹什麼?從哪裡來的錢?”
乘客們眾說紛紜。
孔支書沒有理會,生意講求的就是你情我願。
不管是中巴車司機的老闆還是對孔支書而言,都是公平的,誰也不欠誰的。
至於那些發牢騷的乘客,孔支書沒功夫去和他們理論。
跟車阿姨低著頭點錢,整八千,一分不差。
“孔支書,錢不差,你給個話,什麼時候走?”
孔支書道:“馬上走,你來搭把手。”
他將張豪寫好的標語展開,非常醒目,路過的人看了,紛紛豎起大拇指。
“孔支書,你們村搞得好。”
那些說閒話的乘客自然是不敢多言了。
標語貼在了車牌偏上一點點,不能影響司機開車,也不能遮住車牌,違反治安管理條例。
兩個司機上了車,周熬也開著貨車過來了。
看著那些還在等長安車的乘客,孔支書想著反正是放空車下去,乾脆帶他們一段。
雖然剛剛他們的言語有些粗鄙,但孔支書不是以怨報怨的人。
孔支書站在車門口喊了一聲:“要不你們先坐上來,天氣冷,到二級路換車。”
乘客相互看了看,凍的瑟瑟發抖,還是上了車。
為了掩蓋剛剛的出言不遜,他們開始使勁的誇孔支書以及萬靈村村委會的做法。
孔支書只是對他們笑笑,偶爾應了他們兩聲。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了二級路,乘客們下去換車。
下車時,給孔支書付車費。
孔支書笑道:“順路的不要錢,我倒打擾你們了,還請你們見諒。”
乘客收起了錢,少許乘客產生了愧疚感。
貼著“歡迎萬靈村村民回家”的中巴車在二級路上猶如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
火車站。
凌晨下車的農民工相互擠靠在火車站的角落躲避寒冷。
凡是能避一避寒風的角落都擠滿了人。
他們穿著樸實,棉衣套了一件又一件,看起來十分臃腫。
恨不得把全身都包裹起來,女人用圍巾和帕子將頭裹了起來,只露出鼻子和眼睛。
被凍傷開裂的臉頰不規則的分佈著凝結的乾巴。
分不清是沒洗臉還是傷口在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