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講的不是歷史,是人!
“沒想到,林凡的表現這麼好,既有史實,又有自己的理解,把歷史像故事一樣娓娓道來,有血有肉,太真實了!”
一位記者心裡佩服不已,好在自己聰明,從一開始就錄了影片。
他能預感,今天的這一場演講,肯定會轟動全網的。
舞臺上,演講還在繼續。
但是氣氛早就已經炒高了。
林凡越講,故事越精彩。
所有人都露出了兒童聽故事的好奇的表情。
幾個歷史老師和教授,更是多出了不少的想法。
“你看林凡,看似侃侃而談,實際上卻呈現了真實的歷史,與此同時還能輕鬆的讓人進入那段歲月中,去了解歷史上的人物心路歷程,原來這就是他所說的揣摩角色!”
“也許我們老師真的也該向林凡學習,歷史不是教條不是符號,而應該多一點靈魂。”
“我能預感,林凡的這場演講,無論是哪個階層的都能比較好的接受。”
“我記得白居易先生寫文章有一個習慣,寫完之後就拿給街上的老太太看看,爭取讓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這就是所謂的通俗易懂!我感覺林凡今天講的內容,很多人都會記一輩子,因為太形象了!跟學生的死記硬背不一樣!”
“我之前讓學生去背那些歷史上的時間點,哪一年發生了什麼,說到朱元璋的時候,也是羅列了一整排時間線,突然覺得我教的歷史是死的,林凡讓歷史活過來了!”
“林凡的這種呈現方式,有點像百家講壇,既有歷史細節又有獨到的看法點評。”
“從林凡用一個朱元璋的簡歷開場的時候,他就已經贏了!一開始就詼諧搞笑,一直用這麼流暢的內容把故事講吓去。”
老師們欣賞的是林凡的教學方式。
而學生們的反應更加倚靠直覺。
林凡講的好不好,就看他們能不能被吸引過去,能不能嘴角上揚。
而事實上,如此枯燥的歷史,卻能讓他們以覺得有趣的方式聽完,那就是很了不起了。
“凡凡講的好好,要是凡凡以後來給我上歷史課就好了!”
“歷史只會給出一個皇帝是好人還是壞人的籠統結論,而林凡讓我明白了,朱元璋也是一個人!”
“原來,歷史上的皇帝也有這麼多的人性和無奈。”
“這場演講滿分100分的話,我給110分!”
“很佩服林凡居然將一個人物研究得這麼透徹,也很犀利!”
“終於明白,林凡是如何演繹出一個皇帝身上的靈魂出來!因為在我們眼裡的歷史人物,在林凡這裡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原來朱元璋跟我們那麼像,也是普羅大眾,也會有小小的願望想要有一口飯吃,也會面對災難而無可奈何!”
“在我眼裡,遙遠的人物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也突然理解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從小歷經那麼多苦難,看盡疾苦,而有了一顆堅強的心!”
在場的不只有青大的教授,也有北大過來的歷史教授,還有其他院校的教授。
甚至還有聞訊趕過來的北大的校長。
原本北大的校長實在是好奇現場的情況,而突然過來看了看。
沒想到,卻發現全場氣氛高漲,而林凡演講的方式卻那麼豐富詼諧。
青大的校長看到北大的校長出現,連忙將他安排在了自己身邊的座位上。
北大的校長和青大的校長坐在一起。
他們對視一眼,然後移開目光,看向了臺上的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