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灘行宮北面,離土城的北門相近,正當楊泰射殺假的遼國皇帝引發騷亂後,楊繼業看準時機,推到行宮土牆,朝北面突圍而去。那些遼兵都將注意往議和殿那邊去了,沒料到宋軍突然殺出,潰不成軍,任由宋軍從北門而出。
韓昌帶領一千餘騎趕來,悉知宋朝皇帝往北而去,急忙率部追趕。
宋軍隊伍中,雖是精銳的楊家軍,但有十多名文臣,不會騎馬,使得行軍速度大大減緩,才衝出城五里,就聽後方蹄聲震天,顯然是追兵將至。
“義父,我帶一百人斷後,您保護皇上和各位大臣返回幽州。”凌楚瑜當即駐足,速點一百兵馬,留後攔截。
楊繼業雖擔心,但心知凌楚瑜武功高強,截住援兵不在話下,便道:“我兒小心,咱們幽州城見。”
不一會,韓昌領著“黃金飛龍軍”趕來,百步之外,見一將當道,有萬夫莫開之威,喝道:“凌楚瑜,你中了我元帥之計,還不下馬受降?”
凌楚瑜道:“韓昌,你們戰場不敵,就出此下策,當真卑鄙。”韓昌喝道:“自古兵不厭詐,你們還不是弄個假的皇帝,掩人耳目。”他忽然冷笑道:“眼下那假冒的皇帝應該死在我家元帥之手了。”
凌楚瑜虎軀一震,若耶律休哥帶兵而來,只怕楊泰哥仨難逃厄運。想到這裡,悲從心起,欲殺韓昌報仇,大喝道:“放箭。”
韓昌一聽,呵呵直笑,兩人相距一百二十步,而宋軍的箭有效射程是百步之內,如此遠的距離,就是一個普通人都能輕易躲過。
正當他得意之時,那箭雨倏忽而來,快如閃電,嚇得他急忙拿出託天叉,噹噹不停擊打。他身後不少“黃金飛龍軍”被射翻在地,大怒之下,喝道:“還擊,還擊。”那些“黃金飛龍軍”這才急忙拿出長弓,給予還擊。
原來早在雁門關時,凌楚瑜就發現遼國的狼箭射程已有一百二十步,當時攻打雁門,不少楊家軍就死在這狼箭之下。後來凌楚瑜在墨子亦的長衫上發現一種名為“墨羽”的箭矢製造方法,幾經研究,才造出不輸於遼軍的箭矢。本想馬上投入軍中,卻碰上了七郎打死潘豹,楊家被貶雄州,就被迫擱置。後來在雄州,再令人打造,但時間和材料有限,所造之數也只堪堪夠千人之用。
幾番對射後,韓昌這邊因出手慢而被漸漸壓制,死傷不少,由此可見楊家軍射技之嫻熟。韓昌大怒,立刻下令大軍衝鋒,而凌楚瑜卻且戰且退,延緩對手鋒芒。
韓昌怒不可遏,自己兵馬十倍於他,又是在平原這有利戰場,竟被一百人部隊牽制。他不知凌楚瑜深奧陣法韜略,百人隊伍結成梅花陣營,攻防轉化極快,變化自如,或開或合,或分或聚,或方或圓,行雲流水,雖各自為戰,卻又內藏聯絡,實在是妙不可言。
韓昌一心糾結與凌楚瑜的勝負,竟忘了此行任務是擒拿宋帝,當即下令,只留百餘人在此攔截,其餘人從兩翼繞去,追擊宋軍。而凌楚瑜也當即下令部隊撤出戰鬥,且戰且退,延緩遼兵進軍。
天剛微亮,平原上一覽無遺。凌楚瑜的人馬只剩二十餘人,卻將韓昌的千人“黃金飛龍軍”延遲行軍,整整兩個時辰行軍僅僅十五里。正在此時,遠處塵土飛揚,來了一隊人馬,高挑楊字大旗,領頭的正是楊繼業。
韓昌凝神估摸一算,來者起碼有數千之眾,避免寡不敵眾,下令大軍後撤。凌楚瑜見是楊家,這才放心下來。
“多謝義父相救。”若援兵再遲一會,只怕全軍覆沒。
楊繼業見他安然無恙,鬆了口氣道:“幸好你無恙。”凌楚瑜問道:“義父,皇上呢?”楊繼業道:“我們碰上了潘仁美大軍,正在前方休整,我擔心你安危,親自率隊趕來。”
原來楊繼業領著皇帝大臣往西北而去,繞過金沙灘直奔幽州城。就在半個時辰前,碰到潘仁美的一萬大軍,君臣這才鬆了口氣。
“潘仁美大軍為何在此?”凌楚瑜不解,照理說他在得知金沙灘之事後,應該立刻趕來救駕。為何出現在金沙灘的西北方。
楊繼業道:“潘太師奉命在金沙灘以西駐守,但半夜與金沙灘的聯絡忽然斷了,當他率兵趕去,只見金沙灘上火光四起,又遼國大軍往南而去,便下令部隊向北搜尋。”
“遼國大軍向南去?”凌楚瑜略做思忖,忽道:“那豈不是攻打幽州。”楊繼業點了點頭,但似乎並不擔心,因為幽州城有曹彬和崔彥進把守,一時間難以攻克,只待皇上回幽州,再重振旗鼓,擊退遼軍。凌楚瑜雖也明白,但是還是有些許憂心。而如今金沙灘已為平地,楊繼業憂心兒子去向,可眼下保護皇上回幽州為重,便領著凌楚瑜追趕潘仁美大軍。
楊繼業和潘仁美匯合後,距幽州城西門不足十五里地,前方忽然一匹快馬前來。馬上那人甲斜盔歪,血跡斑斑,衣服樣式是宋軍之人。
秦銘帶著他來到趙光義面前,撲咚跪地道:“皇上,幽州失守了!”趙光義正騎在馬上,聽罷略做沉思,笑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已經嚴令曹彬堅守,區區一夜,遼軍就是有天大本事不可能已攻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皇上!”那人哭道:“昨天夜裡,遼軍大舉壓境,將降書射入城中,又將龍袍置於城下,說皇上已死在金沙灘,讓我們開門投降。我軍聽聞皇上死訊,軍心大亂,僅僅一個時辰,就被遼兵攻破城門。”
趙光義怒道:“荒唐,朕好好在此。再說了,哪來的降書,哪來的龍袍?”剛說完,忽然“哎呀”一聲,捶胸道:“我之罪也,禍害三軍。”
楊繼業也一個踉蹌,靠著大刀佇立,既然龍袍已經陷入敵手,說明三個兒子也凶多吉少,心碎一地,當即朝趙光義跪拜道:“皇上,敵軍已佔領幽州,斷了我軍後路,眼下之際,唯有往西邊而去,與中路大軍匯合,從定州返回京城,方有一線生機。”
趙光義兩眼淚流,唉聲道:“令公不怪我害你三個孩兒喪命?”楊繼業忍泣道:“身為宋將,當以死報國。皇上速做決斷,遼軍攻下幽州,定揮師向西,遲則危矣。”趙光義嘆道:“令公高義。大軍,往西撤吧。”
潘仁美大軍是協助趙光義往金沙灘議和的,隨行所帶軍糧不多,眼下只夠三日用度。幾日兼程,抵達中路大軍所在的蔚州時,城頭插的是遼國軍旗。打聽之下,原來東路大軍兵敗後,耶律斜軫大軍沒了後顧之憂,士氣高漲,集結重兵,攻打田重進駐守的蔚州,已於昨夜在大潰敗,退守飛狐陘。趙光義一敗再敗,無奈率兵前往西路大軍所在之地渾源。
眾人抵達渾源後休整一日,前方傳來東路曹彬大軍戰報:幽州城破後,曹彬和米信兩路大軍退守涿州。耶律休哥故技重施,以輕騎出大軍側背,斷宋軍糧道,使得大軍缺糧,無力再戰。為了掩護涿州百姓撤走,曹彬親引大軍冒雨死戰,被休哥率軍殺得打敗,帶殘部遁去,於易水南安營紮寨。那耶律休哥如影隨形,帶大軍趕到,宋軍望風而逃,溺水者不計其數,幸虧李繼宣率兵力戰,才將休哥的追兵遏制在拒馬河。
東路曹彬部打敗,趙光義心知大遼定揮師朝西而來,急忙下令讓眾將分屯邊境要地:田重進全軍還駐定州,潘仁美還屯代州,楊繼業官復原職,駐守雁門關,張永德守滄州,宋偓守霸州,劉廷讓守雄州,趙延溥守貝州,趙昌言守大名,以防遼軍南下。
趙光義此番北伐,所得州縣得而復失,只有西路攻佔的四州仍在。但遼軍已沒有東、中兩路威脅,可擊中兵力收復四州。趙光義從代州返回回京之前,命潘仁美掩護雲應寰朔四州百姓還境。
就在潘仁美退兵時,耶律斜軫看準戰機,不待朝廷軍令,集結大軍主動出擊,接連收服渾源、應州,殺入寰州。楊繼業在護送趙光義抵達代州後,又急忙領著大軍,奔赴雁門關,商議與潘仁美移民關內之事。
潘仁美身為太師,暫領代州一切軍防,楊繼業為副,王侁為監軍,二人協同此次移民之事。
雁門關的大帳之內,楊繼業剛返,潘仁美就急召他議事。楊繼業知曉前方戰勢吃緊,讓四郎、五郎和七郎整頓兵馬,自己帶著六郎和凌楚瑜一道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