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煜冰凝視著眼前的古城,道:“難啊!先皇當年曾說,今之勁敵,惟在契丹,開運以來,益輕中國。就足夠說明我們與契丹在軍力上的差距,若強行開戰,這戰果沒人能預料。”
魏諝正色道:“如今皇帝在大肆招募新兵,有意兵戈相向,以我之見,大戰不遠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難得聚在這裡。”
凌楚瑜心裡驚道,“原來四人早就相識,因燕雲喪失而投身軍旅。如今大宋似乎有意對大遼用兵,收回燕雲,作為曾經立志之地,四人自然想起當年之志,暗生默契,再來這當初豪言壯語之地。”
“曾經胸有凌雲志,終究還是江湖人。”魏諝喃喃道:“如今大宋欲用兵,我等垂暮之年,又能有何作為?”語氣中透露著無盡哀愁。
莊煜冰冷眼瞧他,道:“當年就屬你最為桀驁,不服軍令,肆意妄為。”魏諝不服道:“那將軍昏庸,我豈會聽從這等人的命令。”
這軍中軍令如山,魏諝為人輕浮,胸有計策,但脾氣暴躁,自然是多有得罪人。莊煜冰道:“打仗不是江湖比武,不能任意妄為。”魏諝冷聲道:“那他為人怯弱,又當如何。他嫉賢妒能,暗地裡對我使絆子,我氣不過才殺他。若不是我,你會接手他的軍隊,投到後周麾下,這才有你如今的戰功。”
當年魏諝等人投身北漢,後來劉崇稱帝后依附契丹,共擊後周,一下從忠變奸,魏諝頭一個受不了,便殺了所在隊伍將領後,逃之夭夭。後來莊煜冰憑藉自己威望,手握兵權,率領一千人馬投降後周,在趙匡胤手下為參軍。後來他又出奇計,在澤州高平的巴公原打破北漢,從此深受當時還是禁軍頭領的趙匡胤信任。也是這之後,兩人離去,當初四人就只剩下莊煜冰。
善謀好斷的莊煜冰深得趙匡胤的信任,隨後替他出謀劃策,處理軍務,練兵造器,趙匡胤也一步步從一個禁軍頭領擢升為檢校太尉。
後來北漢和契丹聯兵南下,趙匡胤率軍北上。在途經陳橋驛時,被手下黃袍加身,擁立為帝。這“陳橋兵變”也是出自莊煜冰之手。
成了後周皇帝的趙匡胤勢如破竹,佔荊湖,滅後蜀,收廣漢,定江南,開國定都,這一路上的豐功偉績,都不離開莊煜冰的運籌謀劃。本以為二人君臣攜手收服燕雲,豈知那一場奇異的“燭影斧聲”,斷送了趙匡胤的性命,也葬送了莊煜冰的前程壯志。
“如今大勢再起,定可收服燕雲,驅除外族。”莊煜冰難掩激動。
歐陽雄道:“我曾也在軍中,心知這戰事一起,百姓留離,血流成河。”莊煜冰厲聲反問道:“難道這國土就拱手相讓?我大宋男兒自當奮起反抗。”歐陽雄搖頭道:“如今民生初定,實在不能承受國戰。”
“不。如今朝廷兵威正盛,正當以此之勢,一鼓作氣奪回燕雲。若此時士兵卸甲歸田,安享天倫,那征戰之心漸失,沒有三五年勢頭難起,到時候再想用兵,更是難上加難。你們當初也正因為如此,才拋棄我們最初理想。”
“人各有志,何必執著。”
“臨陣脫逃,是為懦夫。”
魏諝一聽便大怒,大聲道:“老狐狸,說誰懦夫。有膽子跟我一較高下嗎?”
莊煜冰冷笑道:“我正有此意。”說罷右掌猛拍,那重達百斤的石桌竟被他輕而易舉推向魏諝。
魏諝退了半步,迎上一掌,阻止石桌移動,低喝一聲,那石桌承受不住當世兩位絕頂高手的內力相激,砰一聲巨響,碎裂開來。
七人從涼亭中閃出,魏諝、歐陽雄和莊煜冰三人呈品字相對而立。
莊煜冰惱怒當年二人負氣離開,道:“當年我們曾在此山峰有過一戰,不知四十年後,誰的武功會更勝一籌。”
魏諝也道:“孰強孰弱,交手便知。方才在棋局中,我尚有一劍未施展,正好讓你見識見識。”他右手吐出歸藏劍,轉頭對歐陽雄道:“老頑固,你幫誰?”
歐陽雄默不作聲,如今局面,左右為難。
魏諝道:“好,既然你現在不說,等會交手了也乖乖閉上嘴。”說罷微微抬手,欲使出他那最強一劍,莊煜冰臉色凜然,雙掌蓄勢待發。
霎時間,山間傳來如洪鐘般的聲音,莊嚴肅穆,像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安詳平和。
“阿彌陀佛!”四字真言在山頂回響,久久不散,可見來著內功之深。
眾人凝神看去,只見那石階上露出一個光頭,上扎香疤,待人頭漸漸露出,才瞧清是個濃眉大眼的和尚,他生得極為凶煞,但卻毫無殺意,顯然是佛性大成之相,才有這面兇心善。他手中禪杖叮叮做響,聲音透著浩然正氣,能有此如佛武修為的,這天下只怕唯有五臺山上的智聰大師了。
喜歡俠骨照銀槍請大家收藏:()俠骨照銀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