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伐清1646 > 第119章

第119章 (第3/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超神學院葛彥雄兵連 怪物狩記 人在三國也修真 花與劍與法蘭西 戰爭遊戲開發商 三國之興漢封神 大秦:開局加入間諜網 枯萎花園 紈絝小將軍 我為太子師 軍團長的故事 南宋第一臥底 唐末大盜賊 大燕戰紀 三國演義之寒王傳 明末之草原為王 山狼 三國梟 春秋魯國風雲 蒙塵傳說

“老虎口中吐血,倒地不起……”

張承雖然沒有在這裡上過戰場殺過韃子,但是在軍隊裡面磨鍊的氣力和應對的手段比這個時代高處不少。那個富商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沒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直接被張承幾個拳頭打得滿地打滾,幾顆牙都掉在花叢裡面不見了。

一邊的高泰也雖然也看這個傢伙不順眼,但是還是生生忍住了,沒有發作。

幾個吃瓜的看客在一邊靜靜看戲,還有幾人怕事情鬧大,連連勸慰。

堂中亂作一團,富商疼得手足亂動,嗷嗷直叫。幾個僕役也大喊大叫,兩個護院青手跑過來維持秩序,僕役拿著各種各樣的物件開始打掃現場。

張承一邊說出自己的身份一邊護住場子,高泰一邊在溫言分說,幾個侍女趕緊拿來毛巾給富商擦乾淨,老鴇子招呼的手下已經把亂哄哄的現場清理乾淨。幾個侍女把富商的臉擦乾淨之後把他拉到了水池邊上洗了一把,身上的汙血和鼻血都洗乾淨了。

很顯然,他們對於這樣的事情已經駕輕就熟。酒樓經常發生打架鬥毆事件,雖然來這鳳翔樓的人都是些文人墨客,但是架不住有假裝斯文的人在這裡玩風弄月。那個老鴇子也是個有眼力見的人,看了看張承的氣勢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趕緊連連穩住富商,又派兩個侍女把他扶到一棟小樓裡面歇息。

安頓完了這個富商,老鴇子跑過來連連對張承道歉,又讓人準備了一條畫舫,上面有一美人兒,當做對張承的回禮了。

張承本來對這事兒還有一些牴觸,但是看見一邊的高泰躍躍欲試得罪樣子,張承心下一動就答應了。

晚上,燈火有一些寥落,輕輕的湖水拍打著船槳,這裡雖然比不上秦淮河,但是別有一番風味,遊走在這裡,怕總是讓人以為這是南京。

等上船,水波微蕩,兩人相對而坐,邊上是一個女子,張承看著那人的臉龐,有一些詫異:“怎麼是你?”

這個女子就是劉桃枝,之前在劉承胤的廣東宴會上見到過,不過當時的印象不是那麼深刻,之後一大堆事情讓忙得張承不可開交,也就忘了。後面聽崑曲也沒有聽出來她的聲音。

今日見到了才猛然想起來這位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的戲子。

“本來就是紅塵之人,在那裡亦不是我說得算的,今晚公子若是有閒心的話,聽一曲崑曲可還行?也好給在場的諸位助興。”

“不用了,你出去吧。”

“這劉桃枝也是苦命人,家本是崑山人士,官宦人家,本來可以衣食無憂,奈何建奴兇殘,流落紅塵至此。”

張承也知道崑山究竟是什麼情況,不過這種事情聽多了也就覺得平常,往日裡也都是類似的情況,官宦人家的女子流落紅塵之類的,已經聽得不要太多。

聽了這話,劉桃枝也不推脫,直接拿著自己的琵琶出去了。見劉桃枝出去,張承喝了一口茶說道:“想必高兄臺已經知道了我的身份。”

高泰苦笑道:“果然是瞞不過大人的眼睛,想必大人就是新來的千戶大人了,若是有什麼能夠幫忙的,在下萬死不辭。”

“先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張承說道。

“此事也不難猜。千城防禦衛所本就空缺人選,眼下建奴兇殘,朝廷肯定要加緊防禦工事,設定千戶是必然。

而廣州地界人員繁雜,訊息四通八達,千戶新上任的訊息也就很容易流出來,這一點是不難知道的。”

高泰看了看張承,見他臉上沒有什麼別的表情就繼續說道:“大人的軍旅氣息小人還是能夠感受出來的,而且一進來我就發現大人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繭子比較厚重,掌心也有繭子,軍旅之人這樣的最常見。

而且大人肩部比平常人低一些,定然是經常鍛鍊所致。最後大人相貌堂堂,劍眉星目,俠義之氣凜然,若是這樣都看不出大人是新來的千戶大人,那小人的眼睛可以挖出來去餵魚了。”

張承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高泰,心裡感覺到一絲的驚奇。平日裡張承也是經常訓練,主要是用石鎖和各種刀槍。

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張承就喜歡這些武器,到了大明之後也勤加練習,未曾放棄過。

若是熟悉自己的人當然能夠認出來,可是今天就被第一次見面的高泰認出來,由此可見這個人的觀察能力非常好。

見張承心裡面有一些疑惑,高泰趕忙說道:“平日裡經常與人打交道,沒有這點本事也是混不到飯吃的。這點看人臉色吃飯的事情,還是需要別人的仰仗才是,不然還是一場空。”

張承嘆了一口氣說道:“誰說不是如此呢?若是高兄弟不嫌棄的話,可否與我說一說你的主要營生?”

高泰沉思一會兒說道:“也沒有什麼不能講的,就是做牙行生意養活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平日裡記下船來往營生,計價幾何,如何運作,哪邊的人需要什麼貨物。就比如說,距離此地半里處的瓷碗比這邊便宜一停,而那邊的棉花比這便宜半停,就是此理。【注1】

兩邊計價不同,我也只是這樣透過兩邊差價來掙錢。也有人做這個營生,不過沒有我做得好,別人一日三趟,我五趟,六趟,記下週邊的差價,如此就可以知道哪一家最便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