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伐清1646 > 第68章 道路

第68章 道路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南宋第一臥底 唐末大盜賊 大燕戰紀 三國演義之寒王傳 明末之草原為王 山狼 三國梟 春秋魯國風雲 蒙塵傳說 好男兒留什麼辮 異世召喚之帝者為尊 日月再臨 征服天國之曙光時代 大唐:開局想造岳父的反 [綜]當神威穿成宇智波.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龍偷聽心聲 三國之我能複製文臣武將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網遊之我能無限召喚英雄 中世紀之維京海狼

張承看著眼下的事情,有一陣的頭痛,這是關於湖廣方面的訊息。現在張承的鳳翔樓已經擴張到了湖廣,但是張承的想法是,不僅僅是在整個明廷控制區需要有這種的特務機構,在滿清的控制區更需要這樣的。張承原本的計劃是利用政治、經濟、軍事進行打擊滿清,現在的情況就是滿清兵力強勁兵鋒正盛,加上收攏了明朝一些投降的官兵,攻城不足的劣勢也被消弭,政治上也不可能有什麼特別的進取,只能夠進行一些經濟戰,還有地下情報機構,透過這樣的情況去逐漸知己知彼,才能夠進行一步一步的謀劃。

張承放下手中的信,很不是滋味,也不知道如今湖廣的局勢怎麼樣了,不過想來應該是節節敗退了,滿清相比於嶺南,蕭顯然更加重視湖廣,畢竟這裡是天下糧倉,拿下了湖廣,軍心能夠更加穩定,至於糧食,只要發揚他們背信棄義的傳統,肯定是有的。

思考了一陣子,張承還是放下了,看著窗外,風靜靜地吹著,樹影橫斜,幾片飄零的黃葉無力地隨風輕去。張承就這麼靜靜地看著,也不知道心裡面想著什麼。

桑浦山現在經過張承的統一規劃,顯得非常整齊乾淨,路上也都有一些人影,或是一些人來到這裡進行販賣,不過大多數是一些軍戶的家人,張承也沒有去管理他們,這畢竟能夠興盛桑浦山。

現在作為軍隊的駐地,在張承來到這裡的時候就經歷了非常重大的變化,原本比較荒蕪的桑浦山已經沒有什麼比較空閒的地方了,輔兵們在外面不停地巡查,確保這裡的治安,小攤小販也恪守市場條例,沒有做出什麼越界的事情。

桑浦山的匠戶營經過改編,分成了兩個部分,生產兵器的佔據了比較大的比重,新帶來的的火炮匠單獨成立一營,規張承直接管轄。

民用的匠戶營那邊琢磨出了一個新東西,叫做砂漿。這玩意已經鋪滿了整個桑浦山的軍營,甚至外面的區域也進行了一些鋪設——這個是那些嚐到了甜頭的小商戶集資購買的,不過並不是把錢直接給了匠戶營,而是給了錢糧官,透過錢糧官然後擷取一部分利潤,最後透過計算來進行獎勵,這樣的好處就是把他們的生意同積極性掛鉤,這樣能夠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卻說,這些造橋修路的工匠都是在這邊有一定名聲的,因為當時桑浦山軍營剛剛進行建設的時候就僱傭了很多的工匠而且給的工錢也比較多,便留心了這裡,隨後更有大規模的建設專案,這軍營也是如約付錢,而且還是一樣的銀錢,這讓他們更加留心,久而久之就居住在了這裡。

新的路面就是透過張承的提示進行建造的,這條道路用礫石為基礎,上面鋪設碎石頭和砂漿為路面。因為是在之前的路面上進行的建造的,導致整個路面高出地面三尺,兩側還有條石進行鞏固,一些地方還栽種了一些當地的樹種。

這樣的設計是來自於江南和北京的樣式,那些景觀樹是張承參照後世路面的佈局方法來的,整齊的景觀樹正好契合軍隊的紀律性,張承也就拿了過來。

早在唐宋之前,民間就用石灰石、黏土、砂子攪拌出砂漿作為磚石黏合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華夏傳統更偏向於土木結構的住宅,所以磚石一般用在城牆、堤壩和墓穴之中。

而城牆用的砂漿有更高規格的配置:糯米汁配石灰。南京城牆就是這樣修築的,在抗戰中倭寇的迫擊炮都敲不開。然而成本也是極其昂貴的,不可能拿來鋪路。

泰西的土水泥源自古埃及人。

他們最早也是用尼羅河的河泥修築建築,在乾燥炎熱的沙漠十分管用。在公元前三千年到二千年,古埃及人開始煅燒石膏作為建築黏合劑,並用於金字塔的修建。

再往後的古希臘人不燒石膏,而是燒製石灰石,得到石灰,用以作為建築中的凝膠材料。

古羅馬人吞併了希臘之後,繼承了希臘人使用石灰的傳統,在石灰中摻入了砂子和磨細的火山灰,最終得到了“羅馬砂漿”。

中國沒有火山,沒法複製羅馬砂漿的配方。不過山東是個盛產石膏的地方,用石膏代替火山灰。民間水泥配方,充分煅燒磨細,便取得了這種新型的水硬性材料,雖然名為砂漿,實際效果卻也與水泥無甚太大差別。

只是在沒有確定配方之前,砂漿的質量並不穩定。好在現在的道路而言暫時還不需要考慮工程質量問題。只要能夠讓足夠多的馬車快速透過就行了。

當一輛輛炮車在雙馬的拉動下,疾馳在平整堅硬的道路上時,先進道路帶來的戰略優勢,明白無誤地展現在了世人眼中。

“這樹應該是樟樹罷!”一個路過的小商販說道。

“的確是,不過這種樹出現在江西、湖廣倒是多,這嶺南還是比較少見的。”

……

……

道個歉:之前說宋應升在家賦閒並不準確,崇禎八年,宋應升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令,到崇禎十七年,就任廣州知府,前文已經做了更正。

喜歡伐清1646請大家收藏:()伐清164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