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雍州叛軍開始大舉進攻長安都城,而某一個城門指揮使遵照太上皇的旨意而開啟城門的話,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這個人是誰哪?”
建興帝在御書房走來走去,一直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城門指揮使是太上皇的心腹。
除了皇上的孃舅家蘇家不可能背叛皇上外,其他三個城門指揮使皆有可能。
如果把這三位城門指揮使都換掉的話,那對朝廷的影響太大了,
所以建興帝一直無法確定下來。
“陛下,換與不換,都在皇上您一言之間,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現在要做的不是馬上換掉,而是要防備這些人。
如果有人在叛軍到來之前有任何風吹草動,陛下可以立即下旨將人換掉。”
李昌憲知道皇上猶豫不決的原因,一方面是擔心這些城門指揮使會臨陣倒戈,另一方面,即使換了新人,難道這些新人就不會叛變嗎?
叛軍的勢力實在太大了,他們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在京都佈置了,現在誰也無法確定哪一名官員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或者是四皇子和五皇子的人。
要把這些人都分辨出來,實在是太難了。
“李愛卿,這件事情難呀!”
三位城門指揮使,現在確定的是太上皇給三人之一發出了聖旨,如果把三個人都換掉,勢必會讓其他兩位無辜者對朝廷感到失望。
還是剛才李昌憲提出的建議好,先密切監視,不要打草驚蛇,等狐狸漏出了尾巴之後再收網。
“陛下,即使不能打草驚蛇,也要在幾個城門安置朝廷的人,明曰是要加強京都的防守,實則要防備背叛之人突然開啟城門,迎接叛軍入城。”
建興帝聽了,頓時眼中一亮,這個計策可行,既然要協防,那協防的人同樣有權利決定開不開城門,而且還要有同樣的兵力,讓他們可以和城門指揮使對抗。
“此言大善,等下朕會和各位大臣細細商量。”
當下,建興帝讓侍衛們去請幾位朝中大臣去了。
談完了第六道聖旨的事情,建興帝又開始詢問那些違反宵禁的人。
“李愛卿,今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以朕的意思,還是放了吧!”
雖然皇上都這麼說了,但是李昌憲還是搖了搖頭。
“陛下,臣不是不願意放這些人,但是這些人的行為實在是太惡劣了,在大敵到臨之際,他們還相伴到青樓、賭場等地飲酒作樂,醉生忘死,而且他們還敢公開違抗聖旨,打傷巡邏的衙役。”
“啊,他門竟敢這麼做,這太令朕失望了!”
“所以臣打算讓那些情節惡劣者去軍中服役,至於那些違反禁令之人,一定要重重地懲罰他們,如果不交出一筆罰款來,臣也不會白白放了他們。”
“罰款?”
“是的,陛下,為了應付戶部擠兌風潮和對抗叛軍,現在國庫緊張,就連陛下您也從內府中拿出兩千萬銀子補貼軍中開支。
但是這樣一直持續下去,總也不是一個辦法,所以臣打算以罰代刑,一方面可以為抵抗叛軍貢獻一份力量,也可以讓那些蠢蠢欲動之人在京都不敢妄動。”
建興帝聽了,感覺甚好,剛才他聽了這些被抓之人如此的囂張氣焰,也是怒火中燒,但是他也知道這些人都是官宦子弟,皇親貴族,甚至是京城有實力的大世家之人,即使他身為皇上,有時也拿這些人沒有辦法。
“好,就按李愛卿的意思去辦!不過那些被罰沒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