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裡,林志勇就抓緊時間落實了這件事情。
“還不如一次性購買點樹苗,再也沒有那麼些囉嗦事。”
有意願承包的村民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麼多年樹齡的櫻桃樹,哪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要是有一棵死了,那購買這一棵櫻桃樹苗的費用可都是由你一個人承擔。如此一來,至少可以平攤一半的風險。”
“林書記,風險是降低了一半,但是利潤也少了一半。”
“嗯,是這麼回事。要知道大家都沒有移栽這方面的經驗,他們農業技術人員介入其中還能給咱們前期在樹苗的移栽上給出一些辦法。因為有他們的股份在這裡面,大家肯定也是全力以赴地投入精力,助力這件事情的成功。”
“大家再考慮一下,也就這麼一年,有人替咱們承擔一半的風險,我覺得這個事不賠本,你們自己再看一下。”
村民們在林志勇的建議下,勉強答應了這個做法。
林志勇當即給他們掛了電話。
結果對方卻表示,這麼多樹要是一下子就這麼移走,他們的收入至少會大量減少。
農技人員給出的建議就是,將樹移栽之後,果樹移栽的費用減半,櫻桃產量的實際收入情況,兩家也是平均分,直到曹教授新培植的樹苗成功結果。
當著大夥的面,林志勇直接就拒絕對方的想法。
“哥,我們正在村裡開會研究你所建議的這件事。咱們能平分一年的櫻桃採摘收益,我們也算是下了很大功夫。你要是這麼整,基本上就沒有人能響應我們的號召。你們再琢磨看一看。我們這邊還沒有散會,我帶著承包戶在這裡等你們最終研究的結果。”
“林書記,我也不想討價還價,這樹苗你也都看到了,我們品質肯定是沒有的說,這也是連年結果,而且進入盛產期,我們的底線就是至少需要分享三年的果實實際收入的一半,要是第一年結果之後,大家嚐到點甜頭,那後續兩年的承包費用,我們也可以與農戶協商解決。你們看怎麼樣?”
林志勇已經將手機打成揚聲器外放的模式,將對方的想法也是傳遞給有意願承包的村民們。
“林書記,要是這樣的話,我家就不承包了。”
“行,大家再仔細考慮一下,看這種方案是否能夠執行。”
“林書記,你說櫻桃樹都沒有看到我們就與他們進行這方面協議的簽訂,是不是有點不太合理?”
“這方面的問題大家是不用擔心,將來籤合同的話,我到時候組織大家到他們的種植基地選好樹苗,再去簽訂合同。”
林志勇有些別過勁來解釋道:“還有一個辦法,咱們都去實地看一下樹苗,是否與對方合作咱們到現場再說怎麼樣?”
“林書記,這個提議好。要是有合適的樹苗,我們就簽訂協議,要是沒有的話,我們也就當去溜達一下,學學人家的種植技術。”
走到這一步,林志勇才徹底明白。
村裡其實就是為了大家搭建這麼一個平臺,至於後續的事情,完全應該由承包戶與農業技術人員他們之間相互溝通與聯絡。
經過溝通,第二天林志勇便帶著有意向承包的村民到他們的種植基地進行實地參觀。
“林書記,我怎麼覺得這個樹比咱們村子裡的果樹都好。”
“那當然是,人家就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常年就是培育櫻桃樹苗,你說人家培育出來的樹苗能差嗎?”
“林書記,這樹苗簡直是太好了,我想多購買幾棵。”
“你還不知道是什麼價格呢?千萬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