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能行嗎?能具有操作性?”
“那就看你劉主任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啦,這個事必須爭取更多村民的響應,只有參與的人越多咱們村子裡在應急救助這方面的能力就會越強。”
“林書記,全村這麼多戶就是讓我一個人做工作,這什麼時候才能收上這筆費用,人多力量大,咱們乾脆就一鼓作氣,大家一起上在村民們當中營造出這樣一種氛圍怎麼樣。”
“嗯,咱們週二就開始佈置這項工作。”
對於這個想法,林志勇還是充滿信心,能動員一戶是一戶,至少前兩個月老人家住福利院的費用就夠用了。
週一是林志勇確定的換休日子,他還是一大早來到田地,觀察土豆被雨水澆灌的情況。
來到村委會,他就開始查崗。
“這都到八點了,怎麼還有這麼多人都沒有來?”
林志勇給劉主任掛電話詳細瞭解情況。
“參加勞動的今天基本都串休了。另外那些沒來的也沒有請假,凡是沒有參加勞動的人,今天沒來上班的人,你都統計一下,全部按照曠工處理,你負責整理名單,明天張榜公佈在咱們的公示板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要不是現在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林志勇也不想這麼做。
週三一大早,林志勇就召開村委會。
會上,林志勇通報了昨天曠工的名單,並就接下來捐助的工作進行了具體說明。
“這項工作咱們村委會成員每個人都要對應一個村民小組長,同步開展宣傳工作,每天大家的工作進展情況,咱們都要上牆公示。”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會上通報大家的曠工問題,就是讓大家如坐針氈。林志勇佈置的工作,大家絲毫也不敢怠慢。
當大家都成為競爭物件以後,誰都不服誰,也都是互不相讓,想盡辦法做村民們的工作。
一天時間,大家就籌集到一萬多元的互助基金,林志勇也是非常的欣慰。
下班時分,林志勇對大家這一天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謝,同時也明確了這筆費用的應用範圍。
次日,林志勇就帶著劉主任和老人的侄子,來到這家民營福利院。
“大爺,你在這裡住得怎麼樣?”
在他侄子的翻譯下,老人表示非常喜歡這裡的生活環境。
“那老人這筆費用就由村委會負責改造,之後拿承租的費用,供老人住敬老院使用。”
老人也都相繼答應。
不過,村子裡當前的重點還是種地,林志勇也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他的房子改造這方面,只是用了這筆善款,臨時為老人救急使用。
喜歡蝶變請大家收藏:()蝶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