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勇,走之前你可要幫我想想辦法。”
杜大勇以懇求的語氣徵求林志勇的意見。
看到杜大勇放低姿態,如此真誠,就直言不諱地說道:“咱們村被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廠礦企業基本上就不用琢磨,即使是想幹,估計到上面審批相關的環保手續也批准不下來。還是要找準咱們村裡的優勢發展專案,進而由點帶面做到更好的發展。”
林志勇的一番話,雖然不多,猶如醍醐灌頂,更是讓杜大勇對他刮目相看。
“你有什麼好的思路和專案沒有?”
說到這裡,林志勇大腦還是一片空白,關於這個問題,他是真沒有認真的思考與琢磨過。
“咱們村裡的現有的勞動力能夠有多少?男女老少比例又是多少……”
林志勇提了幾個問題後,杜大勇在一旁認真地做了回應。
“杜村長,我覺得咱們還是應該幹農業專案吧。”
“農業?農業能解決這些問題?”
一提起農業,杜村長就止不住地問個不停。
他的父親就是搞了一輩子的農業,到現在也沒有種出個名堂。
林志勇的建議,還是讓他產生了懷疑。
“咱們這裡既開不了工廠,能幹活的村民們年齡又都偏大,發展設施農業未免不是一條出路。”
“設施農業。”
這個名詞,杜村長還是第一次聽說,他也是頗感興趣。
“你怎麼想到這方面的農業?”
“我也是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方面的報道。除此之外,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嗯,這事你當個事,回頭咱們再認真地研究一下。”
林偉民左顧右盼,遲遲沒有等來兒子的身影,他有些著急,就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結果電話另外一頭卻傳來兒子結束通話電話的忙音。
緊隨其後,“爸,我回來啦”這個聲音從室外傳了進來。
林志勇一五一十向他父親描述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
“志勇,這個忙你可得幫,既然人家能瞧得起咱,咱們一定要幫忙出這個力。”
這也是林偉民心頭上的一件大事,就如一塊磚一樣,壓得他時常有些頭疼。
每當想起那些老職工,他就充滿了自責。
看到兒子願意參與這件事,而且村裡也希望他能幫助出謀劃策,他也有些眉開眼笑。
“開展點什麼專案好呢?”
想起這個話題時,不僅是杜大勇感到發愁,就是林偉民也是一時沒有辦法。
“村裡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只能靠種地為生,你說除了這個之外還能讓他們幹什麼?他們還能幹什麼?”
林志勇的兩句反問倒是給了他父親一點啟示。
“爸,這事急不得,等我到網上搜尋一下這方面的資料,看看到時候能不能有更合適咱們村發展的專案。”
“那真是太好啦,要是真成功,那我的一塊心病也就解除了。”
說起這話時,林偉民鏗鏘有力的態度根本就不像是一個病人。
這哪是兩個人的期盼,簡直就是全村人未來謀生的方向。
林志勇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還在認真的進行琢磨。即便是未來的專案,他也要加以論證,絕不能因為自己的一時興起,將大家的路子帶偏。
喜歡蝶變請大家收藏:()蝶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