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署下設國土司、海洋司、地質勘查司、礦場資源司以及能源司,分工明確,支援帝國工業化戰略。
五大司中,數地質勘查司的工作最輕松,他們無需像先輩那樣,為了找到一個礦場或者一口油田,翻山越嶺,風餐露宿。
只需根據現實資源分佈資料,按圖索驥即可。
僅華夏本土,就蘊藏著各種豐富的礦産資源跟石油資源,足以支撐起帝國這一階段的工業化程序。
當然,歐陽朔絕不是短視之人。
他指示國土資源署,對本土資源的開採,以保護性、有序開採為主,適當加大對海外領土,比如非洲、南疆、南美等地的開採力度。
必要的時候,還可考慮從其他王朝進口。
總而言之,不能涸澤而漁,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畢竟在歐陽朔的戰略構想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遊戲世界的地位都至關重要。
除了組建國土資源署,在歐陽朔的親自關注下,帝國還相繼組建【華夏礦業集團】跟【華夏能源集團】,肩負起礦業跟能源的開採以及利用職責。
兩大集團剛一組建,就註定是超級巨無霸。
整個帝國境內,以礦場跟油田為中心,一座座現代化工廠拔地而起,建立起一整套的配套設施,將資源進行粗加工,繼而運往沿海城池。
連線內地跟沿海的,正是正在加緊建設的鐵路網路。
帝國建設重心,漸漸由農業,向工業傾斜,朝廷以及各級衙門,也利用優惠政策,鼓勵農夫跟手工業者,轉職為工人,投入工業化浪潮之中。
更多“懷才不遇”的異人,也將獲得施展才華的機會。
整個帝國,生機勃勃,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跟其他王朝的戰火紛飛,形成鮮明對比。
大夏的人口紅利,正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而這,正是大夏制霸全球的基礎。
跟大夏相比,道森王朝境內雖然也算歌舞昇平,奈何整個道森王朝的人口還不到一億人,根本無法跟大夏相提並論。
疆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充足、穩定的本土環境以及高效的內政體系,諸般因素疊加在一起,勢必將重塑一個新的帝國。
在工業化程序上,大夏已經漸漸甩開其他王朝,走在世界最前沿,而且是越走越快。這樣的大夏,比以前只會在戰場決勝負的大夏,更加可怕。
如果全球大戰繼續這般打下去,大夏勢必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天時地利人和,歐陽朔沒理由辜負。
……
七月一日,京師。
南美戰事完美收場,了了歐陽朔的一樁心事。
接下來,帝國軍隊的焦點,將由南美,重新轉到歐洲戰場。為了配合帝國戰略,在歐洲戰場攪局,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首要一點,就是確保日耳曼王朝不被攻滅。
為此,歐陽朔指示白起,“可以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