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議一議武運司。”
這又是一項牽涉軍政雙方的議題,需要雙方通力合作。
此議題是攻滅爪哇之後引發的,在得知大量爪哇戰鬥職業玩家選擇留下之後,歐陽朔就一直在考慮,如何對這一群體加強監管。
再由爪哇冒險玩家,發散至帝國境內的所有冒險玩家。
隨著帝國疆域日漸穩固,重心慢慢由外轉內,冒險玩家群體,因為個體武藝非凡,又持有兵器,成為帝國治安最大的隱患。
鑒於遊戲環境,禁止民間持有兵器,是不可能做到之事。
真要強力推行,只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古語有言,“堵不如疏。”
最好的辦法,就是能有一個機構,對該群體進行有效引導,必要時,進行監督,使風險維持在可控範圍之內。
歐陽朔一下就想到武運司。
此前,因閩南的一樁所謂“劫富濟貧”大案,讓朝廷將對江湖門派的監管,提升日常,這才有了武運司的組建。
這次藉著爪哇難題,歐陽朔準備擴充武運司職能,監管物件從武林門派,擴充套件到帝國境內所有持兵刃的武者。
因著異人群體的強大,武運司想要鎮住場面,擴容就勢在必行,先是擴容總部,跟著在所有郡城一級,設立分部,將觸角遍佈帝國境內。
這就厲害了!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歷史上錦衣衛一類的機構。
如此,武運司就從一個單純的監管機構,演變成一個兼具監管與震懾雙重職能的暴力機構。
擴容之後的武運司,幾可與藏在暗處的山海衛抗衡。
武運司總部採取一指揮使,一副指揮使,三鎮守使的超強陣容。原指揮使林越,降為鎮守使,武林出身的林越,是鎮不住場面的。
指揮使人選,歐陽朔圈定最信任的猛將之一——鎮軍將軍惡來。同為猛將的鳳翔軍第二軍團軍團長冉閔,將接替惡來,出任南亞軍統領一職。
不錯,歐陽朔此番正是要藉助軍方的力量,來鎮壓一眾武者,在短時間內,樹立起武運司強悍的形象。
為此,不惜調來一位統領級大將鎮守。
調任武運司的不僅是惡來,還有一批軍中將士,其中又以從禁衛軍裁撤下來的長槍兵跟騎兵為主,是真正的百戰精銳。
這些精銳在戰場沒有市場,放到武運司,那可就是一群餓狼。
武運司副指揮使,由羽林軍副統領血色浪漫調任,作為華夏冒險玩家第一人,血色浪漫性情灑脫,不願受拘束,相比軍中,還是更喜歡江湖。
此番調任,是血色浪漫主動申請的。
血色浪漫離開羽林軍時,羽林軍一眾副軍團長戲稱,血色浪漫這是要一統江湖,出任武林盟主了。
在傭兵團沒實現的目標,反倒在朝廷實現了。
血色浪漫笑而不語,顯然也是對新崗位比較中意,為此甘願放棄軍職。
作為前【血煞傭兵團】團長,冒險玩家第一人,血色浪漫出任武運司副指揮使一職,無疑能對一幹異人,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
同樣,武運司將從超級行會的精英中,挑選一批精銳,進入武運司。
如此雙管齊下,確立武運司的地位。
在有歐陽朔跟朝廷的鼎力支援,相信不論是哪個異人或者異人組織,都不敢挑釁武運司的鋒芒,否則的話,迎來的就是疾風驟雨一般的打擊。
毫不容情!
按武運司要求,凡帝國境內,一應武者,不管是江湖人士,還是異人冒險者,均需向戶籍所在地的武運司分部登記,報備。
除登記實力登記,就是使用的兵器,也要一一登記在冊,並且迎上特殊標記,相當於相當社會的“持槍證”。
按律,武者使用未經登記,也就位沒有特殊印記的武器,將被視為謀逆,武運司可協助內政院,對其定罪。
如此就對民間兵刃,實施了一定的管理。
當然,歐陽朔深諳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的手腕,武運司在打擊“不守規矩武者”的同時,對守規矩的武者,提供了很多福利。
其一,各地的武運司分佈,可作為武者之間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