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宋歸降,華夏區形勢已經明朗起來,現在就看秦唐兩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了。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唐太宗,都不是輕易認輸的主。
要讓這兩位投降,比殺了他們還難。
京師,皇宮。
資政閣掌印大學士張良,被請到禦書房議事。
“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理秦唐兩國?”如果可能的話,在阿育王朝咄咄逼人的情況下,歐陽朔並不想透過戰爭來收服兩國。
可不戰,兩國又不會投降。
這簡直成了一個死結,故而歐陽朔才讓張良想辦法。
張良回道:“秦始皇跟唐太宗他們也是一代雄主,必定是能看清形勢的,深知大勢不可逆轉。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歐陽朔點頭,深以為然。
“愛卿以為,這臺階該如何給?難道要朕親自去談?”
“不妥!”張良直接搖頭,“且不說陛下乃萬乘之尊,不可屈尊降貴。如果破了此例,勢必要長秦唐兩國傲氣,對未來治理關西行省,是非常不利的。”
張良所慮,絕非危言聳聽。
秦唐兩國都有一班赫赫有名的文武大臣,兼且兩國經營關西行省日久,根深蒂固,如果大夏太給兩國面子,很容易給兩國文武大臣以及百姓一個錯覺,認為他們歸附大夏,是給大夏面子,不可避免地會滋生傲氣。
這是歐陽朔不願看到的。
張良跟在說道:“微臣以為,可從阿育王朝下手。”
“怎麼說?”
歐陽朔有些詫異,不知兩者如何能聯絡到一起。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唐太宗,都是千古一帝,華夏正統。如今外敵叩擊華夏,倘若秦唐兩國還沉浸於內鬥,豈非辜負華夏之名?微臣建議,再次派出高規格使節團,以此為突破口,說服兩位帝王退居幕後。”張良道。
歐陽朔眉頭微微一皺,“這,能行嗎?”
“如若陛下不棄,微臣願親自帶隊,出使其中以一國。”
“也好!”
歐陽朔從諫如流,決定讓張良先試一試。
……
七月七日,大夏內閣次輔,兼資政閣掌印大學士張良,率隊出使大唐王朝;與此同時,鴻臚寺卿張儀親自帶隊,出使大秦王朝。
歷史上,張儀曾經在秦國為相,此番出使秦國,也算是“衣錦還鄉”了。歐陽朔希望秦始皇能顧念著這一絲香火之情,同意退隱。
對文臣武將,歐陽朔可重用,唯獨帝王,是絕對的禁區,歐陽朔是碰都不願去碰的,絕不會有將他們收入麾下的心思。
連楚霸王項羽都不甘心居於人心,何況是秦始皇跟唐太宗這樣的帝王。
真要招攬這些帝王,怕是後患無窮。
因此,即便秦唐兩國歸降,秦始皇跟唐太宗也只能隱退,在這遊戲世界做一個閑王,不再過問朝政,連碰都不能碰一下。
至於說未來有沒有機會,將這些帝王具現到希望星球,開疆拓土,那只有另說了,畢竟希望星球之事還存在太多變數,歐陽朔又豈能盡知。
在張良跟張儀出使期間,大夏軍按兵不動,靜待雙方的談判結果。如果兩國還是不願歸降,為免變生掣肘,歐陽朔也只能透過戰爭手段來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