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當然不會像木華黎那般沖動,沉聲說道:“眼下距離入冬還有一段時日,派遣使節的時間還是有的,不必急於一時。”
這是變相同意拖雷的提議了。
跟著,成吉思汗說道:“就算是先禮後兵,兵馬調動也要提前準備。此番攻打西夏,就以木華黎部為主力,拖雷部配合。”
在攻滅西突厥汗國之後,蒙古帝國足足有一百八十萬大軍,平均分成九部,每部二十萬大軍,分佈在整個蒙古大草原上。
九部大軍,成吉思汗自領一部親軍,駐紮在王城哈拉和林,哲別、者勒蔑、速不臺以及呼必來四大勇士,均在可汗親軍任職。
除親軍之外,剩下的八部,分別由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佬溫以及博爾忽,跟四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以及託雷統領。
博爾術、赤佬溫以及窩闊臺三部,駐守窩闊臺汗國。術赤部駐守北境,察合臺部跟博爾忽部駐守東境,拖雷部跟木華黎部駐守南境。
四位王子,各自鎮守一方。
故而此番南下,成吉思汗會找木華黎跟拖雷兩人議事。
一百八十萬大軍中,除可汗親軍,剩下的八部只有一半部隊是常備軍,剩下的都是戰時徵調,平時回家放牧。
“是!”
得令,木華黎大喜。
西夏本就是四戰之地,民風彪悍,擁兵五十萬之巨,實在不是一個可小覷的對手,故而成吉思汗才會一口氣動用兩部大軍。
相比之下,鄰國吐蕃王朝雖然疆域更廣,總兵力才四十萬,比不過西夏。
就算如此,木華黎依然信心十足。
西夏軍再彪悍,僅以戰力論,比之蒙古鐵騎,還是比之不及的。
……
十一月十八日,蒙古帝國遣使至西夏。
使者口氣非常強硬,限西夏一月之內,上供六千萬單位糧食,否則只有兵戎相見,望西夏仔細思量。
六千萬單位糧食啊,足可供一百萬百姓兩月之用。
省著點吃的話,再輔以肉食,基本能讓蒙古帝國熬過這個冬天,就算有差,也只是少數,不至於餓殍滿地。
蒙古人也想獅子大開口來著,可西夏土地有限,拿出六千萬單位糧食都要剝皮抽骨,再多,只能將西夏逼入死地。
這個冬天,沒有誰能過的舒坦。
配合使者之言,蒙古大將木華黎,率領本部二十萬蒙古鐵騎南下,在西夏邊境列陣,來勢洶洶。
與此同時,窩闊臺汗國向吐蕃王朝派出使者,提出了同樣的請求,意圖逼迫吐蕃王朝上供糧食,否則傾兵來犯。
訊息一出,秦、夏、週三國,不約而同地加強了邊境巡邏。
華夏大地,烽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