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戰區統帥不是別人,正是現任西南戰區統帥白起。
白起不僅卸任西南戰區統帥一職,還將卸去兼任的龍驤軍統領一職,隻身前往非洲戰區赴任。
戰區司令部,將由樞密院跟軍機處負責籌建。
表面上看,白起從兵強馬壯的西南戰區,被調往偏僻的非洲戰區,而且還被迫離開龍驤軍,是一種貶謫。
可一想到未來非洲戰區的定位,聰明人就絕不會這麼想。
非洲戰區是王朝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戰場,也是戰事多發地帶,兼且非洲局勢錯綜複雜,歐陽朔需要一位信得過的大將坐鎮。
曾有人提議,任命吳起為非洲戰區統帥,被歐陽朔否決了。
理由有二。
其一,吳起剛歸附,還沒獲得歐陽朔的信任,將其放在遠離王朝中樞的非洲戰區,實在不讓人放心。
越是遠離中樞的邊境守將,越是要歐陽朔信任之人。
其二,非洲戰區新設立貪狼軍跟北非軍,任命了一大批新投武將。
如果讓吳起坐鎮非洲戰區,他跟這些新投將領之間,下意識地就會抱團取暖,不利於朝廷對戰區的掌控。
基於此,歐陽朔這才圈定了白起,而不是吳起。
當然,吳起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在一眾神將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鑒於此,歐陽朔下令,由吳起接任西南戰區統帥一職,領大將軍銜。
西南戰區已經趨於穩定,吳起隻身赴任,既不可能另起爐灶,也無法拉幫結派,只能選擇融入大夏體系,不再跟雄霸家族有任何瓜葛。
當初雄霸領著江南行省叛離大周王朝,吳起二話不說,立刻率部遵照執行,還是讓歐陽朔頗為顧忌的。
跟吳起一同赴任的,還有西南戰區軍師陳宮。
藉著給非洲戰區配備軍師的機會,歐陽朔一口氣將四大戰區的軍師悉數配齊,東南戰區軍師由法正擔任,西北戰區軍師由荀彧擔任。
如此一來,資政閣就只剩下張良、賈詡以及沮授三位謀士。三人之中,張良謀國,賈詡謀軍,沮授則被定位為兩人的助手,可謂相得益彰。
白起卸下的龍驤軍統領一職,由西南戰區河洛軍統領,二品南中將軍章邯接任。章邯卸下的河洛軍統領,則由隋朝名將楊素接任。
龍驤軍是王朝一等一的集團軍,同樣不能由新投將領接任,必須從現有邊防軍統領中挑選一位。
為了維持西南戰區的穩定,歐陽朔圈定了章邯。
在一眾邊防軍統領中,章邯本就是一等一的存在,又跟白起同出身秦國,更容易讓龍驤軍將士,不至於引發動蕩。
至於接替章邯,出任河洛軍統領的楊素,同樣是一位不簡單的人物。
楊素出身弘農楊氏,是跟聞喜裴氏並立存在的世家大族。北周時期,楊素任車騎將軍,參加平定北齊之役,與楊堅深相結納。
隋朝建立後,楊素升禦史大夫,以行軍元帥身份率水軍東下攻滅陳朝,以功拜荊州總管,此後又剿平匪患,大破突厥,封越國公。
楊廣繼位後,楊素又領兵討平漢王楊諒叛亂,累官司徒,封楚國公。大名鼎鼎的“楊公寶庫”,正是出於楊素之手。
此人可謂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