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攻滅馬爾地夫,打了全球一個措手不及。
在全球唱衰大夏的浪潮下,且不管馬爾地夫在哪個洋,這樣一個訊息足以回擊那些別有用心者——大夏絕不是什麼弱者。
隨著訊息沉澱,關於馬爾地夫的資訊被全球媒體一一披露,其對大夏的戰略價值,也被一一解讀出來,讓全球玩家恍然。
“大夏攻滅馬爾地夫,顯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爭,其目的就是穩住印度洋航路。由此可見,大夏並未放棄對偉大航路的維護。”有媒體如此解讀。
媒體的解讀還是片面了一點。
馬爾地夫對大夏的戰略價值,除了是一個海上補給點,還是未來大夏攻打孔雀王朝的一個跳板,真正將觸角伸進印度洋。
而隨著馬爾地夫的覆滅,華夏區國戰榮譽點數達到九十點,只要再滅一國,就能集滿一百點,誕生第二件國器。
華夏區國器軒轅劍,卻是在國戰月剛一結束,就被歐陽朔送回軒轅丘。
接下來,只要大夏順利拿下呂宋,就能集滿一百點國戰榮譽點數,以大夏在國戰中的貢獻,第二件國器歸屬歐陽朔,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那樣一來,明年的國戰月,歐陽朔就不用再去軒轅丘請劍了。
話說回來,馬爾地夫畢竟只是一個微型遊戲區,大夏攻滅馬爾地夫,還不足以挽回因無條件開放直布羅陀海峽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大夏不看好者,依舊大有人在。
就是始作俑者的傑克,得到訊息,也是輕輕一笑,並未放在心上,而是加緊佈置澳大利亞一事。
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將傑克逼到懸崖邊。
……
十月十二日。
澳大利亞領主阿維拉,以鐵礦石産能受限,供應鏈緊張為由,向大夏發出詔書,宣稱將優先供應p成員,對大夏鐵礦石出口只能採取限額配置。
此為“鐵礦石限令”。
限令一下,澳大利亞對大夏的鐵礦石出口份額,直接降到原來的5,對大夏而言,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我們也沒辦法,産能有限,還請大夏見諒。”阿維拉假惺惺地說道。
歐陽朔得到訊息,出奇的沒有憤怒,只是冷冷一笑,“呵,又是一個為白銀之手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士,還真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
“阿維拉真以為,有白銀之手撐腰,大夏就不能奈他如何嗎?”歐陽朔眼中閃過一道寒光,已是動了殺機,“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一個澳大利亞,還不被歐陽朔看在眼裡。
據悉,澳大利亞區玩家總數僅兩百萬,雖然地域遼闊,但是地廣人稀,阿維拉的領地大軍也不過十萬餘人,再加上二十萬王城禁軍,依然不足為患。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沒有水師,如何是大夏的對手。
而且澳大利亞附近的紐西蘭早已歸附大夏,大夏軍只要以奧克蘭地位為跳板,佈置得當,指揮得法,拿下澳大利亞只是時間問題。
可就在當天,又有一個訊息傳來。
當天下午,澳大利亞領主阿維拉跟爪哇國領主烏艾斯發表共同宣告,即日起,兩大領地結成鐵血軍事同盟,共同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