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路軍生變的同時,東路軍郭子儀也遇到同樣的麻煩。中路軍大順軍前幾天的偃旗息鼓,或許有了解釋。
兩支大順軍就像互相約好的一樣,同時撤離軍營,消失在茫茫荒野之中。可以預見,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席捲陝西,甚至波及整個北方大地。
一夜之間,十二萬大西軍“佔山為王”,忙著在陝西圈地,全然置北伐大業於不顧。六萬大順軍同樣“目光短淺”,步了大西軍的後塵。
南方聯軍,近乎腰斬。
受此影響,十二萬南明軍也有不穩之勢。倘若不是李靖有先見之明,在揚州時就對江北四鎮之兵打亂重組,兼且安插親信,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多爾袞丟擲的魚餌,成功攪亂了南方聯軍。
轟轟烈烈的北伐之路還沒走到一半,被蒙上一層深深的陰影。
……
京師,燕京。
多爾袞看罷線報,嘴角終於露出一絲微笑。
一側的阿濟格見了,笑著說道:“王爺,是不是該我們登場了?”率部退回京師,阿濟格很是感到屈辱,他迫不及待地想打回去。
“不!”
多爾袞收斂笑容,神情一下變得肅然,“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大西軍跟大順軍真的交手之後,李靖無法收拾局面之時,才是我們出手的良機。”
清軍選擇何時出擊,是非常有講究的。
太早,容易暴露意圖,讓剛散開的南方聯軍重新聚合起來;太晚,滿清貴族施加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一旦爆發出來,不可想象。
其中時機的拿捏,很是考驗指揮者的水平。
多爾袞顯然是清醒的,沉聲說道:“傳令下去,各部務必按兵不動,沒有我的命令,不能出動一兵一卒,否則的話,別怪我翻臉無情。”
“是!”
阿濟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多爾袞滿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頂得住壓力。”多爾袞遙遙望著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對儒家經典的領悟,確實讓人嘖嘖稱贊。
……
建業城中,有一個人最近很是心緒複雜,整晚都睡不好覺。此人不是攝政王歐陽朔,而是南明政權名義上的主人——弘光帝。
沒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沒有野心的。
自建業之戰結束,接著開啟浩浩蕩蕩的北伐,弘光帝的內心就越發火熱。他越發感到,這是上天在賦予他一項神聖使命——“複我大明江山”。
如果絲毫沒有希望,那也就罷了。
可當真正看到複國的曙光之後,弘光帝的內心再無法平靜下來,前線的每一場勝利,都能讓弘光帝激動不已,因為那意味著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勢一片大好,清軍被攆的四散而逃,聯軍所向無敵,連戰連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彙報的太監如是說。
燕京,弘光帝魂牽夢繞之地。
那裡有祖宗留下的家業,有遠超建業的繁華,有富麗堂皇的宮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這幾天接連傳來的訊息,讓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滿,“怎麼會這樣,好好的北伐,怎麼一下變成內部混戰了?”
弘光帝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