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城頭有將士不斷喊話,指引百姓往北城門彙聚。
這一下搞的蒙古騎兵有些摸不清頭腦,立即上報,很快就傳到張弘範耳中。此次攻城,忽必烈並不親自指揮,全權交給張弘範。
這對張弘範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殊榮。
張弘範得報,眉頭一皺,心中並不如何驚訝,他也算跟異人軍團打過幾回交道了,知道對方不是易於之輩,不可能就這樣輕易就範。
關鍵時刻,必須上點手段。
“傳令下來,允許騎兵自由射擊,逼迫百姓沖擊城門。”張弘範下令。
“諾!”
軍令一下,城外百姓就遭殃了。
蒙古騎兵弓馬嫻熟,射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還不是一箭一個,前後不過十分鐘時間,隊伍最後面的百姓就成片倒下。
鮮血刺激了這些百姓的求生慾望,他們一個個不要命地往前沖,有的不斷拍打城門,嘴裡哀嚎著:“放我們進去,放我們進去!”
他們只想著躲避來自身後的威脅,卻無暇去想,一旦城門大開,蒙古騎兵長驅直入,會對城內同胞造成怎樣的災難。
在死亡面前,人都是自私的。
也有那機靈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沿著城牆根往北城門跑去。
蒙古騎兵見了,當然不會放過他們,射殺重點一下轉移到那些企圖逃走的百姓身上。真讓他們走了,怎麼迫使南宋開啟城門。
因為百姓貼靠著城牆根,想要射殺,蒙古騎兵就必須再往前靠。這一靠,立即就進入守軍攻擊範圍之內。
“射擊!”
只聽城頭一聲令下,弓箭手跟床子弩手就開始齊齊反擊,打得蒙古騎兵狼狽逃竄,不得不往後撤,脫離城頭一箭之地。
賈詡此計卻是巧妙地利用了城牆的構造,給城外百姓人為製造了一個死角,或者說是一個避風港,能讓他們逃離蒙古騎兵的射殺。
城頭守軍的淩厲反擊,讓已經走在城牆根的百姓看到活下來的希望,一個個再顧不得多想,拼了命地往北城門跑去。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風。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城門是鐵定不會開啟的,擠在這裡只能等死,不如冒險一搏,按照橫幅的指示,往北城門跑去。
頃刻之間,就有大量百姓往北面湧去。
蒙古騎兵這下不知該怎麼處理了,就連張弘範也有些作難,他現在才想明白,南宋為何在北面佈置了足足二十萬大軍,卻是為十萬百姓保駕護航來的。
如此一來,張弘範的計謀已經失敗了一半,想到皇帝陛下幽幽的眼神,張弘範不覺打了一個激靈,全身發寒。
張弘範一發狠,下令三面大軍立即攻城。
裹挾的十萬百姓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最起碼臨安城的吊橋都悉數放下,讓環繞在城池四周的護城河沒了用處。
只要攻破城門,就一樣能勝。
不錯,蒙古大軍確實以騎兵為主,但不代表就沒有步兵。
蒙古人除了騎馬射箭,也愛摔跤格鬥,就是俗稱的“搏克”。蒙古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中,搏克更是位居首位。
搏克的盛行,很是誕生了一批蒙古勇士。
張弘範現在要祭出的就是這樣一張王牌,派出最精銳的蒙古勇士突擊隊,推著破城錐,直接攻打城門。
與此同時,蒙古大軍推出一門門回回炮,這些回回炮是從六座基地帶來的,此外還有一批移動箭塔跟雲梯,雖然簡陋,可也算是攻城器械。
隨著張弘範的一聲令下,東西南三面開始了大範圍的攻城戰。
在張弘範想來,南宋陣營抽調二十萬大軍駐紮在城外,城內守軍必定十分空虛,在三十萬大軍的攻擊下怕是一天都堅持不下來。
等到攻破臨安城,南宋駐紮在城外的大軍就成了擺設。
“真是愚蠢,就為了不值錢的十萬百姓,竟然白白浪費二十萬大軍的戰力,果然迂腐透頂。”張弘範在心中十分鄙夷南宋的做法。
對臨安百姓而言,最大的一場考驗如期而至,他們必須頂住蒙古大軍的猛攻,為城外的二十萬大軍創造絕殺的機會。
成敗與否,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