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糕的是,臨安城內的水渠是跟護城河相通的,屍體泡在河水中腐爛發臭,汙染了水源,繼而汙染城內水渠。
百姓用水一下成為難題。
唯一的水源就是地下水,陸秀夫不得不緊急組織工部官員在城中挖井,以保住百姓用水的供應。
好在此番攻城週期僅一個月,倘若是那種長年累月的戰爭,就連地下水都會被汙染,徹底斷了城內水源。
此計實在歹毒。
蒙古大軍接連三天的連番轟炸,除北城牆外,其餘三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動搖。尤其是南面的大宋禁軍,他們骨子裡對蒙古鐵騎的畏懼似乎又被喚醒,險情連連。再這樣下去,怕是不等回回炮擊碎城牆,守軍就會自亂陣腳。
加上異人軍團只守不攻,在城內蒙古密探的推波助瀾下,“天兵天將”之說漸有崩塌之勢,人心浮動。
一切,都在向不利南宋陣營的方向發展。
蒙軍大將伯顏對此很是滿意,笑著對張弘範說道:“這異人軍團卻是中看不中用,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對手嘛。”
提起伯顏,也是一位不簡單的人物。
伯顏少長於伊利汗國,至元初年受伊兒汗旭烈兀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賞識,拜中書左丞相,後升任同知樞密院事。
於至元十一年,統兵伐南宋。
南宋滅亡後,曾出鎮和林,數平諸王叛亂。忽必烈駕崩後,受顧命擁戴元成宗鐵穆耳即位,加太傅、錄軍國重事。
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九,累贈宣忠佐命開濟翊戴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淮王,諡號“忠武”。
伯顏善作詩文,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統二十萬大軍伐宋,如統一人。成功還朝,口不言功,行囊僅隨身衣被。
此人智略過人,深明大義,用兵籌謀,出神入化,在帶兵、用兵、治軍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稱道之處。
按理說,這樣的名將本不該輕敵,實在是異人軍團前後表現出的落差,讓伯顏很是意外,以至於出現誤判。
“傳令,明天開始,加強猛攻,爭取三天之內轟開臨安城。”
既然已經摸透敵軍底細,伯顏就不準備再磨磨蹭蹭下去了,準備以雷霆萬鈞之勢對臨安發起最強攻擊。
即弓箭手之後,伯顏準備派步兵上場攻打城牆了。
雖然蒙古軍以騎兵為主,可在攻略南宋期間,也不斷俘獲漢軍,被蒙古人統稱為偽軍。這批偽軍,卻是以步兵為主的。
“也該到他們發揮價值的時候了。”
在伯顏眼中,偽軍就是一群炮灰,死與不死都無關大局。偽軍唯一的作用就是被他在合適的時機投入戰場,發一發光與熱。
“諾!”
張弘範得令,非常稱職地下去佈置了。
伯顏望著張弘範的背影,眼神有過一絲波動,隨即轉為平靜。說起來,作為攻滅南宋的先鋒官,這批偽軍到有一大半是張弘範招募的。
不管張弘範是出於何等目的招降宋軍,伯顏都不會允許這隱患一直存於軍中,正好藉此機會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