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對皇子的課業都極為重視,以清朝為例,皇子們每天早晨四點到尚書房上學,直到下午四點才放學,比現代學校的作息還要苛刻。
每天早晨、中午兩頓飯,早飯七點半開飯,午飯十二點開飯。如果這個時候有哪位皇子沒有完成課業,那就只能是耽誤大家的吃飯時間了。
直到師傅認為他已經完成了任務,才可以去吃飯。
皇子們的假期就更加可憐,他們從六歲開始進尚書房,每年的假期只有元旦一天、端午一天、中秋一天、本人生日一天、老爹生日兩天,年三十兒可以早放半天兒外,別的假日就沒有了。
現代學生不僅有節假日,還有寒暑假跟週末,別提有多幸福了。
在這樣嚴格的教學體制之下,皇子中湧現出了相當多的“學霸”。
康熙皇帝當皇子時就非常好學,他曾向南懷仁等傳教士學習天文、數學、地理,還學拉丁文,在數學方面的造詣非常深。
今天數學方程裡的元、次、根是中文譯法,據說都是康熙創造的。
或許繼承了康熙的高智商,康熙帝的皇子們,幾乎個個都能稱得上是棟梁之材,只可惜皇帝只能一個人當,競爭失敗者常常成為階下囚。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的才能也是不能抹殺的。
且不說古代皇室,就是現代社會,出身官僚或者富豪家庭的孩子在受教育這一塊也並不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輕松,甚至還要更加辛苦。
像帝塵等人,他們雖然被歐陽朔這位“平民”打壓的快喘不過氣來,卻絕非紈絝之徒,一個個都有真材實料。
否則的話,他們又怎能年紀輕輕就執掌偌大的領地。
因此,要想將歐陽氏一脈真正延續下去,甚至發展成為世家大族,就必須從下一代著手,從教育開始。
對這一點,家族中的老人是非常支援的。
用歐陽朔二爺爺歐陽伯的話來說:“我們這一代突然暴富,都是不成器的,要延續家族傳承,還得靠下一代。”
叔伯一輩聽了,自是苦笑不已。
“這話也太埋汰人了。”
二爺爺雖然說的有點極端,可也算切中要害。
當然了,歐陽氏一脈到底能否在希望星球徹底紮根,繁衍生息,除歐陽朔這位開拓之人,主要還在冰兒跟歐陽朔尚未出世的兩個孩子身上。
他們三人才是真正的嫡系血脈,王室子弟。
雖然沒跟誰說過,但在歐陽朔眼中並無男女之別,他甚至想過,倘若冰兒足夠優秀,堪當大任,未來將她推上女皇之位也不是不可以的。
……
歐陽朔訓話完畢,冰兒作為學子代表跟著上臺發言。
望著講臺上那位娉婷玉立,在這般大場合絲毫都不怯場,自信、優雅地發言的藍袍少女,歐陽朔眼中滿是慈愛之意。
是愛,也是欣慰。
臺下的一眾少男少女,更是露出痴迷之意,被冰兒徹底折服。
這一刻,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