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四年,在胡宗憲被免職的兩年之後,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獄中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
隆慶六年,朝廷為胡宗憲平反,追諡襄懋。
對胡宗憲這樣的能幹之才,歐陽朔自然愛惜有加,只是他並沒有立即給胡宗憲安排什麼職務。
以胡宗憲之才,最好的去處就是總督一行省,可眼下並沒有哪個行省有位置空缺,歐陽朔計劃待拿下安南,再作計較。
歐陽朔說道:“汝貞不必心急,先在朝廷觀政,本王自有安排。”
“微臣明白!”
既然座師嚴嵩已經進入內閣,胡宗憲自然就不急。
……
點將臺招募到的武將跟胡宗憲還有一段淵源,正是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
【姓名】:戚繼光皇級)
【朝代】:明朝
【身份】:大夏將領
【職業】:高階武將
【忠誠】:75點
【統帥】:78【武力】:70【智力】:50【政治】:55
【特長】:抗倭名將提升部隊攻擊力25,提升部隊海戰水平15,提升行軍速度20)
【著作】:《紀效新書》以及《練兵紀實》
【評價】: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威名震寰宇。
戚繼光練兵得法,訓練的新軍被稱為“戚家軍”。
創造的鴛鴦陣跟車營威震天下,稱為抗擊倭寇的利器。
戚繼光還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改造、發明瞭各種火攻武器,改良武器裝備,比如戚氏軍刀以及專門針對倭寇的狼筅。
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
除此之外,戚繼光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對戚繼光這樣一位名將,歐陽朔沒有猶豫,直接任命戚繼光為濱海艦隊水師提督,即刻赴任,負責在北方抗衡【炎黃盟】的三大艦隊。
至此,明朝武將在大夏海軍佔據半壁江山,乃海軍之中流砥柱。
……
大明王朝自嘉靖帝始,內憂外患,是一個充滿悲劇的朝代。除了王陽明,嚴嵩、胡宗憲以及戚繼光最終都落得一個悽慘下場。
不獨他們,就是名聲極正的徐階、張居正以及海瑞等人,沒有一個得到善終,都以悲劇收場。
可以說,那是一整個時代的悲劇。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這些能臣名將齊聚大夏王朝,被歐陽朔委以重任,投身到一個跟明朝完全不同的時代大浪潮中。
歐陽朔期待著這些人能為大夏帶來新的氣象,今日之大夏絕不可能重蹈大明之覆轍,一躍成為全球浪潮中的弄潮兒。
而就在歐陽朔接見嚴嵩等人時,中原突然發生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