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結束,諸位神將無不心情振奮。
次日,軍務總署就根據會議紀要,連夜編製出詳細的軍隊整編方案,報到歐陽朔案前。待歐陽朔審核透過,就將啟動全軍最大一次軍隊整編。
首先調整的是南洋水師。
施琅統領的交州艦隊,正式更名為夷州艦隊,由鎮海城的交州港移防夷州郡南部的興隆港。
現實中的興隆港同樣是一座全球性的大型港口,足以容納下夷州艦隊。
夷洲島作為中國區最大的一座島嶼,境內七成以上都是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
正是如此獨特的地理環境,才讓山海城大軍順利拿下夷洲島。戰爭期間,兩大艦隊都在沿海巡航,配合地面部隊攻打城池。
但有負隅頑抗的,就將遭到戰艦火炮襲擊。
……
跟瓊州島的黎族一樣,夷洲島上的高山族同樣遍佈整座島嶼。
霸王城攻佔夷洲島之後,在島上的西部沿海南北中三段,建了三座城池。城池名字也簡單,就是夷北城、夷中誠以及夷南城。
再以三城為核心,組建三府之地,管理夷洲島全境。興隆港便是位於夷南城,也是歐陽朔圈定的夷州郡治所。
夷州艦隊將以夷州郡為基點,覆蓋東沙群島,接管夷州海峽。往北,可挺進東海;往南,可威懾呂宋國;往東,則可進入呂宋海,繼而挺進太平洋。
……
同樣更名的艦隊,還有周瑜統領的北海灣艦隊。
黑鐵城之戰充分暴露了領地水師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過分強調海上作戰,忽略了在內陸水系配合陸軍作戰。
領地三大行省境內都有發達的水系,足以支撐艦隊來回穿梭。
為此,統領會議決定將北海灣艦隊更名為南疆艦隊,駐地由北海城的北海港,移防到鎮海城的交州港。
北海灣的海上防區,將悉數移交給崖山艦隊。
更重要的是,南疆艦隊將致力於內陸作戰,以五大編隊為核心,將觸角伸進三大行省內部,確保能夠隨時配合陸軍作戰。
鎮海城也不過是南疆艦隊的一個流動駐地,未來在合適的時候,整支艦隊將化整為零,一步步滲透到內陸深處,徹底告別海洋作戰。
如此一來,也能更好地發揮周瑜的指揮才能。
歐陽朔設想的南疆艦隊總部駐地,是位於江川行省境內的鄱陽湖。
鄱陽湖作為中國區最大的淡水湖,遊戲地圖擴大十倍之後,更是廣闊無垠,足以支撐起一支南疆艦隊。
只是江川行省暫不屬于山海城,此事只能從長計議。
……
隨著兩大艦隊的更名,南洋水師的活動範圍已經不再限於南洋。鑒於此,南洋水師這個叫法就有些不妥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
歐陽朔跟鄭和商議之後,決定幹脆撤銷“南洋水師”的番號,將已經組建完成的南洋水師司令部更名為“海軍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