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灣碼頭,歐陽朔在為一人送行。
此人年過中年,長相極為普通,如果不是他身上穿的將軍服,怕是會以為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憨厚、淳樸。
這位將軍,正是歐陽朔透過皇級召喚符召喚出來的將領——施琅。
施琅,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將領,曾歷任清軍副將、總兵、福建水師提督等要職,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施琅擅長治軍,尤其精通海戰,所轄部隊以作戰迅速、勇猛、果斷著稱,故人送“海霹靂”的響亮綽號。
一生最輝煌的事跡,就是率領清軍平臺。
施琅的屬性,也是極為耀眼,能得此大將效力,歐陽朔可謂時來運轉。
【姓名】:施琅皇級)
【封號】:靖海侯
【朝代】:明末清初
【身份】:山海城將領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75點
【統帥】:88【武力】:85【智力】:75【政治】:70
【特長】:水戰提升火炮射程和威力10,提升戰艦航速30,提升戰艦防禦25,提升水師海戰士氣35)
【功法】:《靖海真經》
【評價】:將軍施琅少有識度,膂力絕人,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曉海中風候,諳熟海島,慣熟海務。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敢為他人之不敢為。
提起施琅,玩家可能會比較陌生。
倒是另外一位收複夷洲的名將鄭成功,為後世之人贊譽。
何為?
只因施琅三度改易門庭,兩次在明朝軍隊效力,又兩次投降清軍,難免惹來後人非議。其歷史定位,一直備受爭議。
是“平臺英雄”,還是“反複小人”?
明朝舊將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複夷洲後,便把夷洲作為抗清的最後根據地。清軍幾次出兵攻打夷洲,都失利而回。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領兩萬精兵和三百艘戰船出海,平定夷洲。憑此戰功,施琅被康熙帝封為靖海侯,世襲罔替,走到了仕途的巔峰。
從個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業,施琅絲毫無愧於世人的贊譽。他真正惹人爭議的,是在明、清兩軍中幾度反複的人生經歷。
施琅生於明朝末年,早年是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父親的部下。後來清兵南下,勢如破竹,鄭芝龍臨陣降敵,施琅也隨之投降了清軍。
清軍令鄭芝龍說降兒子鄭成功,但鄭成功恥於父親的行徑,與父親決裂,率兵繼續抗清。鄭成功看重施琅統兵打仗的才能,不斷遊說施琅,邀請他共同加入抗清義軍。施琅在幾番考慮後,決定離開清軍,再次回到了鄭成功的抗清部隊中。
施琅性格直爽,敢怒敢言;鄭成功也是一個直脾氣,而且性格暴躁。因此,兩人之間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發生沖突。此時的施琅,因“大功不賞”對鄭成功已心懷不滿,而鄭成功也因施琅的驕橫跋扈對其日漸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