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朔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將趙奢安排至虎賁軍任職。
趁著這個機會,歐陽朔幹脆一口氣,任命了軍法司司長。他圈定的人選,大出杜如晦等人的意料,竟是還在陸軍講武堂進修的太平軍降將馮雲山。
跟趙奢一樣,馮雲山的品行,同樣剛正不阿,再加上馮雲山出身軍旅,又有陸軍講武堂進修的經歷,出任總軍法官一職,也不算是趕鴨子上架。
除此之外,歐陽朔任命馮雲山為總軍法官,還有一層深意。
此番軍隊整編,三大集團軍中一半以上計程車卒,都是太平軍降卒,他們軍紀渙散,不服管束。此事,都快成了軍務署長杜如晦的一塊心病。
馮雲山出身太平軍,既是劣勢,也是優勢。
由太平軍系將領出任總軍法官一職,既是對太平軍降卒的一種寬慰,也是一種變相的警惕,警示他們,軍紀絕非兒戲。
如此,對馮雲山而言,整頓軍紀,就是一項天大的考驗,能不能對太平軍下狠手,也是歐陽朔對他的一次檢驗。
歐陽朔相信,馮雲山定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當然,馮雲山能夠上位,跟孫武的舉薦也有關系。
作為陸軍講武堂的校長,孫武雖然不參與領地決策,卻是在歐陽朔的要求下,對講武堂的武將,進行一番點評推薦。
其評語,唯有歐陽朔一人,能夠見到。
正是在一份評語中,孫武點出,馮雲山在軍法上的天賦出眾。如此,經過一番綜合考量之後,歐陽朔才選定了馮雲山。
……
接連獲得霍光和趙奢的投奔,歐陽朔自然高興異常。
人才不請自來,正是領地興盛之氣象。
歐陽朔有理由相信,蕭何、韓信、霍去病、霍光以及夏侯嬰等一眾西漢時期名臣武將的存在,對西漢時期歷史人物的吸引力,將非常之強。
遺憾的是,西漢時期,蕭何的後人普遍平庸,並無可造之材。倒是到了南北朝時期,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蕭衍,建立了梁朝,史稱梁武帝。
韓信更是被誅滅三族,沒有留下什麼後人。
霍式一族,繼霍光之後,也是慘遭滅族。
由此,也可窺視,能夠延綿數百年的世家,是何等的不易。
在朝為官,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帝王誅滅全族。
西漢有名的人才,大多集中在漢武帝時期,其後各朝,都是人才凋敝。漢武帝末期,也是西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真正的人才大爆發,還是要等到東漢。
……
處理完手中的雜事,一月二十四日,歐陽朔當即啟程,前往舉行盟會的地點——天涯別院。
隨行的,還有宋佳和冰兒二人。
忙了一整年,歐陽朔也該陪著家人,好好休息享受一番。
此番盟會,議事是一方面,度假也是一方面。不僅是歐陽朔,其他參會成員,歐陽朔也是早已打好招呼,讓他們攜家眷赴會。
如此,也算是一次親情外交。
除了宋佳,其父母也在受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