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戰,親衛隊不會參與。他們的任務,就是確保歐陽朔的安全。
方才表現神勇的歐陽朔,倒一下成了軍隊的累贅。
想一想,還真是無奈。
兩千神武衛,在王峰的統領下,跟四千匈奴騎兵,廝殺在一起。
匈奴人以為碰到的是綿羊,豈不知,這是一群下山的猛虎。
這是一場惡狼,跟猛虎的較量。
交戰雙方,誰也無法退縮。
匈奴騎兵,以輕騎兵為主,尤其是這樣的散部,就更是清一色的輕騎兵。
他們作戰靈活,兼且騎射精湛。
在跟漢軍作戰中,沒少憑借靈活的戰術,讓漢軍吃下大虧。
這一次,他們卻是碰到硬骨頭。
神武衛的騎兵戰術,不說天下無雙,也是世所罕見。
羅士信、史萬歲等擅長騎兵戰術的武將,都曾受邀,擔任過神武衛的教官。豪華的教官隊伍,帶出來的部隊,又豈是兒戲?
就連王峰,受此薰陶,都深諳騎兵戰術。
軍師趙括,對騎兵戰術,也是一點都不陌生。
歷史上的趙國,推行胡服騎射,正是以精銳騎兵著稱。作為趙國的大將,趙括對騎兵戰術,又豈會不知?!
王峰跟趙括的組合,正是絕配。
一個沖鋒在前,一個排程在後,相得益彰。
毫不誇張地說,怕是這個時期的霍去病部,在騎兵戰上,都無法跟神武衛相提並論。畢竟,霍去病的騎兵戰術,還遠未成熟。
因此,剛一跟神武衛接戰,這支匈奴騎兵,就感到處處受制。他們此前引以為傲的戰術,在神武衛面前,猶如兒戲。
論騎術,神武衛士卒毫不遜色。
論箭術,雖然比不上匈奴人,奈何神武衛配備的神臂弩,乃是殺敵利器,比之匈奴人的弓箭,勝了何止一籌。
論裝備,就更沒法相比。
神武衛配備的明光鎧,本就是大唐帝國,為了對付北方的突厥騎兵,而專門設計的重灌騎兵鎧甲。就連強悍的突厥人,都在明光鎧面前折戟沉沙。
更遑論,此時的匈奴人?
他們的弓箭,比之突厥強弓,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面對專門防備弓箭的明光鎧,匈奴人鬱悶的直吐血。
即便如此,這一場遭遇戰,依然打得很是慘烈。
匈奴人,到底是匈奴人。
不管對手如何,他們的兇殘和血性,是永不褪色的。兼且佔據人數上的優勢,兇悍的匈奴人,給神武衛,造成極大的損傷。
雙方打得是你死我活,天地都為之變色。
隨著時間的流逝,戰爭的天平,終於向神武衛傾斜。
驕橫的匈奴騎兵,嘗到了輕敵的苦果。
但凡,他們知道,遇到的是這樣一個對手,就不會魯莽地攻過來。
這支匈奴騎兵的來歷,說起來,一點也不光彩。
他們經過此地,絕非偶然,卻是從戰場撤下了的殘部。
擊敗他們的,正是如彗星一般劃過天際的天才將領——霍去病。
四天前,霍去病率部,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茫茫大漠,過河活捉單於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又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
這一戰,可為驚天地,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