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範仲淹調任梧州郡郡守,蕭何就任行政署長。此前由蕭何兼任的科教文衛署,一直還是由蕭何兼顧著。
四大署當中,行政署本就政務繁重。
對蕭何而言,身兼多職,實在是極為不便。蕭何一直透過公函,提請君侯,早日擬定新一任的科教文衛署長。
問題是,科教文衛署,實則關繫到歐陽朔來年領地變革之根基,幹系重大,歐陽朔又豈能匆匆擬定其主官人選。
而身兼文學家和宰相兩大職務的蘇轍,兼且家學淵源,為人又正派,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歐陽朔的視野,是科教文衛署長的合適人選。
除此之外,科教文衛署服務的是公共基礎事業,跟黨爭無緣,偏偏又急需有見地之人主導,跟蘇轍的秉性,實在是極為契合。
正是如此,歐陽朔才有信心說服蘇轍再次出山。
歐陽朔選擇在書房,而不是正堂,召見蘇轍,也是表示親近之意。
兩人的見面,可謂波瀾不驚。
對蘇轍而言,君侯之名,實則沒有太大的概念。山海城能吸引到蘇轍的,反倒是因為範仲淹的存在。
在北宋,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文壇,範公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君侯能夠得到範公的效忠,對蘇轍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認可。
尤其是在聽完君侯對科教文衛署的介紹,蘇轍剛剛平複的心情,又一次起了波瀾。但凡出身北宋的文人,就沒有不熱心投身官場的。
對他們而言,為官,不是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民效力,一展所學。
正如範公在《嶽陽樓記》中所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一言,正是北宋文人,關心國家命運,關注百姓疾苦,願意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下萬民出力的最為生動的寫照。
蘇轍,自然也不例外。
能夠執掌科教文衛署,對蘇轍而言,可不正是一次為民效力的機會。
“微臣拜見君侯!”
就在這一刻,蘇轍正式效忠於歐陽朔。
【姓名】:蘇轍王級)
【封號】: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北宋
【身份】:山海城官吏
【職業】:文官
【忠誠】:70點
【統帥】:35【武力】:25【智力】:75【政治】:80
【特長】:文定提升領地行政效率15,提升領地文化指數5,提升領地廉潔水平15)
【評價】:蘇轍,字子由,北宋文學家、宰相。具官某天材穎茂,儒學純備。敏於事而慎於言,志於道而輔以術。早繇方聞之舉,藉甚士林之譽。粵自諫垣,進陟詞掖。倜儻正論,啟沃者非一;潤色王猷,灝噩乎吹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