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英布軍攻打安陽城,可是項羽的決策。在這件事情上,項羽顯然是犯錯了的,對秦軍過於輕視,以至於潰敗。
英布在項羽帳外跪了一晚上,都沒能見到項羽一面。
明眼人心裡都清楚,項羽才是真正的責任人,只是沒人敢說罷了。可憐的英布,不過是成了替罪羊。
義軍內部,暗生踟躕。
時間不等人。
就在義軍搖擺不定的時候,十萬王離軍主力已經抵達安陽城。
同一時間,禁衛師團按照白起的佈置,悄悄離開安陽城,再次東進,兵鋒直指範增率領的運糧隊。
範增得到的訊息,是秦軍被困在棘原城,他哪裡想到,會在半道遇到秦軍的攔截。面對禁衛師團,運糧隊只有乖乖投降的份。
楚軍辛苦籌集到的糧草,反倒成了秦軍的囊中之物,悉數被運到安陽城。就連項羽的謀士範增,都成了禁衛師團的俘虜。
對於範增,歐陽朔並不如何看好。
跟謀聖張良相比,範增作為項羽帳下的第一謀士,未免黯然失色。
範增不僅在政治遠見上,跟張良相去甚遠,在說服君主的藝術上,更是相形見絀。有人說,是項羽的剛愎自用,才導致範增的計謀無法實施。
實際上呢?
作為一名服君主接受你的計謀,本身就是一種失敗。
範增喜歡倚老賣老,好奇計,卻不考慮主君項羽的性格。兩人碰撞在一起,自然就引起項羽的厭惡。
因此,範增是有智慧的,這並不假,但卻不是一位合格的謀士。
真正合格的謀士,就不會提議立“楚王”,對項羽形成頗多掣肘,最後還讓項羽背上一個“弒君”的罪名。
真正合格的謀士,就不會讓韓信在項羽帳下得不到重用。
真正合格的謀士,在鴻門宴上,就不會搞那些彎彎繞繞,而是應該直接殺死劉邦,造成既成事實,項羽又會怎樣呢?
真正合格的謀士,在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時候,就不會毫無察覺,沒有去提醒主君項羽。
真正合格的謀士,不會在冠上“亞父”之名後,還讓項羽厭棄。
望著堂下的老頭,歐陽朔神情不定。
白樺開口說道:“無衣,你可想將此人收歸帳下?”
範增是禁衛師團虜來的,自然由歐陽朔處置。
歐陽朔搖頭。
“怎麼?你不要啊?不要給我好咯。”
白樺聞言,順杆子往上爬。
“想得美。”
範增可不是大白菜,歐陽朔自然不會輕易放手。
“那你是個什麼想法啊?”
白樺無語。
範增在堂下,羞憤難當。他沒想到,自己竟然這麼不受待見。
“此人有大用。不要忘了,項羽帳下可是有一位神將。你想想,如果用範增去交換那位神將,項羽會不會答應?”
白樺聞言,給了歐陽朔一記衛生眼,“無衣,你太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