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頓完之後,歐陽朔直接帶著白起,去拜訪章邯。
棘原城,城主府。
章邯為秦之驍將,邯不敗,即秦不亡。且山東各國,無敢敵邯。然使秦無趙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則邯猶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為守,亦未可知。
歷史上,對章邯為何投降,最信服的解釋,便是趙高擔心章邯戰功卓越,威脅到他在朝中的地位。
因此,趙高向秦二世進讒言,致使秦二世對章邯産生猜忌,不再信任。
不被君主信任的痛苦和惶惶,才是促使章邯最終投降的主因。如若不然,項羽要擊敗章邯,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章邯的遭遇,跟此前的白起,幾乎如出一轍。
白起的死,就是源於丞相範雎的挑撥。
可以說,這是秦國的通病。
漢元年,劉邦用韓信的計策,從古道回軍,襲擊雍王章邯。劉邦久攻廢丘不下,漢軍用計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劍自刎。
因此,跟項羽一樣,章邯身上,也帶著一絲悲劇色彩。
不同的是,項羽的烏江自刎,被千古傳頌。而章邯的拔劍自刎,因為其降將的不光彩經歷,則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曾有人評價,章邯是白起之亞,地位甚至在王翦之上。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
說起來,章邯跟山海城,還頗有淵源。章邯的始祖,正是姜尚,姜太公。
因此,對收服章邯,歐陽朔還是頗有信心的。
章邯在客廳,接見了歐陽朔和白起。
抬頭望去,此時的章邯,剛剛在南方取得大勝,顯得有些意氣風發。精瘦冷峻的臉,看起來,也不是那麼讓人難受。
細心的歐陽朔,卻是從章邯的神態上,察覺到一絲陰霾。
拿下邯鄲之後,趙高對章邯,怕是已經忌憚起來。敏銳的章邯,估計此刻也已經察覺到,朝中對他的態度,似乎在發生某種不好的變化。
在攻略南方時,秦二世對章邯可是信任有加,舉國之兵,都託付給章邯一人。就算是被封為列侯的王離,都要受章邯的指揮。
王離是誰?
秦國名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
王家三代,全部都是名將,當真了不起。
由此,也可從側面說明章邯之能。
“異人豈曰無衣,拜見將軍!”
歐陽朔躬身行禮,對著章邯遙遙一拜。
站在他身後的白起,則是饒有興致地看著章邯。
章邯微微點頭,抬頭看向白起。白起的舉動,實在太過惹眼,他想不注意都不行。
這一看,足以讓章邯心中一顫。
像!實在是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