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和桂林的淪陷,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東路軍,則遇到蚩尤大軍的頑強抵抗。
自建立蚩尤城之後,蚩尤已經率部,佔領梧州全境。起義軍想要入侵梧州,自然就踢到鐵板上。
蚩尤大軍,一律的精銳山蠻戰士。
楊秀清率領的起義軍,對付一般的玩家領主,自然是不再話下,可要是跟山蠻大軍遇到,就立即現出原型。
匆匆成軍的起義大軍,除了士氣和將領的能力,也就跟一支農民軍沒什麼兩樣,尤其是在武器裝備上,更是落後一大截。
東路軍受阻,楊秀清倒是不洩氣,幹脆就在梧州和潯州的邊境,立下東大營。趁此機會,楊秀清和林鳳祥開始訓練軍隊,整頓軍紀。
蚩尤城限於人口,也沒有主動發起挑釁。
東面,就這樣僵持下來。
同樣僵持不下的,還有南路軍。
四月中旬,李秀成和陳玉成率領兩萬大軍,意氣風發地向廉州進擊。剛趕到峽谷口,見峽谷口建起的巨型要塞,不禁傻眼。
彼時的木蘭要塞,距離竣工,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是要塞的外牆已經建好,剩下的只是內部建築以及防禦設施的建設。
連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沒帶的起義軍,面對巍峨聳立的要塞,毫無辦法。無奈之下,李秀成只能率部,在距離要塞十裡處安營紮寨,設下南大營。
鑒於眼前的形勢,上將軍白起已經親臨木蘭要塞坐鎮。龍驤軍團第三師團和第四師團,也已經進駐要塞。
太平天國不來則已,若真敢來犯,定要讓他們吃足苦頭。
聽完眼鏡蛇的彙報,歐陽朔沉默不語。
以龍驤軍團的實力,如果傾巢而出,趁太平天國四面出擊的時機,攻破南路軍,拿下天京,繼而擊潰整個起義大軍,都並非太大的難事。
問題的關鍵是,現在真的是最好的時機嗎?
因為荒野的設定,對領主而言,土地並不是最重要的資源,人口和各類資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這也是領地戰爭,跟現實戰爭最大的不同。
如果僅僅是為了掠奪土地,歐陽朔大可啟用龍驤軍團,以無敵之師,掃滅群撩,不說是廣西,就算是連帶嶺南,都能一舉拿下。
問題是,拿下之後呢?
接收一個地廣人稀的地盤,實在是有害無益。
因此,領地戰爭,非常考驗一個領主對時機的把握能力。
戰爭發動的早了,“果子”還沒成熟,劃不來;戰爭啟動的晚了,敵人已經趁勢做大,要想拿下,又非易事,容易養虎為患。
太平天國的出現,對歐陽朔而言,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如果他放任他們攻略廣西,經營廣西,將廣西的蛋糕做大做強,最後再來摘果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歐陽朔繼廉州盆地“養蠱”戰略之後,提出的又一大戰略佈局,他稱之為“養狼”戰略。
相比養蠱,養狼的難處,就在於不要被狼給吃了。
以太平天國的發展勢頭,他們拿下鎮安和桂林已成定局,甚至還會繼續向外擴張,進入雲南和貴州地界。
到那個時候,僅憑龍驤軍團,真的能鎮壓得住太平天國嗎?